西門堅守作為楊家軍統帥,上前一步走,他的身後,800勇士齊步出列。
楊家軍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迎戰的態度。
薛丁香覺得屈辱,乾脆提速衝鋒。
西門堅守凝視著青萍劍,大聲喝道:“殺!”
800楊家軍開始加速,手中的長刀斜指,氣勢恢宏。
西門堅守的速度越來越快,在接觸的瞬間斬落兩人,便與薛丁香遭遇,開始了激鬥。
薛家軍失去了箭頭,衝鋒勢頭受阻,許多人不由自主的降速,與楊家軍敢衝隊混戰。
由於甬道地形限制,薛家軍無法發揮地形優勢。隨軍文秀才徐瑞臨機決斷,帶領後隊2000人繞道插入戰場。
楊春迅速調整,以不動如山的陣勢全力防守。
楊家軍2000人,居然扛住了薛家軍4000人的強勢衝鋒,還做到了攻守兼備。這讓城頭觀戰的劉正三人頗為欣賞。無論是哀兵搶攻的西門堅守,還是堅如磐石的楊春,都代表著金城郡少年人傑的質量。
趙雲說道:“薛家軍的戰術安排很好,只可惜城門校尉一出手,就破了引以為傲的奇兵。”
朱雀反駁說:“城門校尉介入戰鬥,乃是規則限制。一號甬道發生的事情,薛丁香應做到心中有數。若是他選擇單挑,徐瑞完全可以把優勢發揮出來。畢竟城門校尉只負責攔截最具危險的薛家軍,還分身乏術。也就是說薛家軍拿4000戰馬抵消城門校尉,從戰術安排的角度來看,是重大決策失誤。”
劉正也認為薛丁香的決策有些任性。單挑對沖城門校尉,雖說不利於個人揚名,卻有利於薛家軍的大局。
畢竟4000匹戰馬橫衝直撞,西門堅守和楊春再怎麼優秀也會潰不成軍。
然而薛家軍的戰術安排並沒有學習田忌賽馬,而是拿最強的奇兵跟城門校尉對沖。
薛丁香的留下,並沒有達成創造開局優勢的目標,反而被西門堅守卡住進退兩難。
徐瑞分兵進擊合乎情理,可他在文院之時就是楊春的手下敗將。如今執掌優勢兵力,一門心思的想著揚眉吐氣,根本就沒有顧全大局夾擊西門堅守。
徐瑞無腦衝撞楊春的大陣,簡直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
薛家軍兩次關鍵決策,皆存在著重大失誤。
兩軍對戰4個小時,徐瑞依舊沒有破陣。
西門堅守帶的人已經拼光了,可是頂住薛丁香的壓力沒有問題。3號城門進行戰鬥結算,判定雙方平局收場。按照防守方優先原則,楊家軍獲得了進城資格。
薛家軍主動發起挑戰,卻功敗垂成,自然受到了城門系統的懲罰,無可奈何的改走4號城門。
涼州50郡的秀才參加會試,唯有薛家軍走4號城門,一時之間,薛丁香和徐瑞都成了河西城百姓飯後茶餘的笑談物件。好在沒有人刨根問底,西門堅守和楊春倒是名聲不顯。
眾秀才進城之後,紛紛前往秀才制服升級中心報備,完成升級之後,便領取了會試令牌。
各即組織的小團體紛紛解散,文、武秀才分開安置。那些在結伴同行的歷練中結下的深情厚誼,也在話別時展現得淋漓盡致。
武秀才們聚在一起,以西門堅守和蕭昌為代表的鄉試正統力量自命清高,根本就瞧不起薛丁香和羅銳之流的掠食者。
薛丁香和羅銳對鄉試考場的遭遇引以為恥,當然不願意自討沒趣。
這樣一來,鄉試正統秀才們紛紛聯絡感情,形成了鄉試正統聯盟,眾人推舉蕭昌擔任盟主,西門堅守為先鋒大將。
鄉試正統聯盟的評價標準很簡單,一切拿成績說話。因而所設職位皆為臨時代理,至於正式職務,需要等到會試放榜才能塵埃落定。
會試進場那天,西門堅守才發現各郡鄉試上榜的那1萬名武秀才,經過長途歷練的消耗,竟然不足20萬。人數最少的良辰郡,居然只有500人按時抵達河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