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越打越憋屈,只得悻悻離開,關羽得報之後領兵攻城,青龍偃月刀斬向了代郡城牆。
劉正以武元槍法抵抗,卻無法扛住壓力。趙雲接力戰鬥,也狂退30裡。
好在呂布小宇宙爆發,方天畫戟成功的擋住了青龍偃月刀。
關羽沒有討到便宜,幹脫與劉正握手言和。
劉正承人燕軍實際控制的兩郡之地歸燕王劉備所有。關羽投桃報李,宣佈清河軍拿到的三郡之地名正言順。
至於代王公孫瓚,連代郡都丟了,自然沒有資格繼續稱王。劉正和關羽發表聯合宣告:公孫瓚僅有一郡之地,不得繼續以郡王自居,限三月內詔告天下自削王爵,否則後果自負。
公孫瓚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逃回易京郡,怎料禍不單行。他前腳進入易京,劉正和關羽的兩國聯合宣告就到了。
公孫續怒道:“燕王空有仁義之名,卻行此小人之實,簡直就是欺人太甚。”
公孫瓚嘆道:“罷了,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咱們現在沒錢,沒糧,沒地盤,再守著郡王爵位做活靶子實在是不智之舉。你去安排一下,我們得裝一回孫子了。”
公孫續很不甘心,他作為名正言順的代王世子,本來可以躺贏,繼承王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清河軍大舉進攻,燕軍趁火打劫使得代國損失了大量的疆土。現如今唯有易京郡彈丸之地。
只不過公孫瓚再怎麼丟城失地,依舊封冊的掌國郡王。公孫續作為繼承人,依舊可以擁有一國儲君的優厚待遇。
然而好景不長,劉正和關羽的聯合宣告詔告天下,公孫瓚的郡王之位不保,公孫續的繼承人地位也隨之大打折扣。
公孫續不願意坐以待斃,有心無視聯合宣告。然而公孫瓚已經被連番失利磨滅了鬥志,根本就沒有勇氣絕地反擊。
公孫續深知,只要公孫瓚堅持不肯放棄王位,他的繼承人身份就有存在價值。至少魏王曹操和渤海王袁紹都會感興趣,扶植傀儡郡王就可以覬覦代國土地,這可是價效比極高的開戰藉口。
公孫瓚深知公孫續不服氣,忍不住的嘆道:“孩子,咱們已經敗了,就徹底的喪失了繼續爭霸天下的資格。如今僅有一郡之地,倘若不肯服輸,燕王劉備肯定會暗中抹殺公孫家族,從而理直氣壯的攻伐代國地盤。”
公孫續問道:“父王,為什麼動手的人不會是清河王?”
公孫瓚回答說:“孩子,代國已經滅了,僅有一郡之地苟延殘喘。清河軍想要名正言順的控制新領土,就不能趕盡殺絕。這樣做並不是婦人之仁,而是讓天下人認河清河王攻滅代國的正義價值。清河軍實際控制代國的4郡之地,只要公孫家族的人沒有死絕,其他人就沒有資格分一杯羹。”
公孫續問道:“父王,難道咱們收復失地也不可以嗎?”
公孫瓚苦笑道:“孩子,咱們僅有一郡之地,連最基本的自保之力也沒有,清河國和燕國發表聯合宣告,就是敦促咱們放棄收復失地的許可權。”
公孫續以為堅持不配合就可以苟延殘喘,公孫瓚卻知這樣的掩耳盜鈴行為不現實。爭霸規則的確有網開一面的潛規則,若是公孫家族不配合執行聯合聲申,就會被認定為自動放棄花錢免災的機會。清河軍再次出擊,就沒有人同情公孫家族了。
公孫續終於怕了,公孫瓚若是不肯自削王爵,就相當於給了劉正名正言順絞殺公孫家族子弟的機會。
公孫續不敢拿家族的命運開玩笑,只得以繼承人的身份詔告天下,宣佈放棄王爵。
訊息傳到代郡之後,劉正立即召集文武商討應對措施。
軒轅無雙說道:“公孫瓚倒是見風使舵,咱們沒有機會痛打落水狗了。”
劉正冷笑道:“咱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當然不能半途而廢。既然公孫瓚已經退了一步,咱們就得抓位機會得寸進尺。”
劉正在代郡調兵遣將,準備對易京郡發起進攻。
公孫瓚為了不給劉正開戰的藉口,直接在易京樓自焚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