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澤嘆道:“自古以來便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說法。想讓修煉有成的人不干涉芸芸眾生的命運,只怕比登天還難。可是世間之人講究相逢即有緣,有緣便得種下因果,了卻因果。是以道家有道法自然,釋家有佛渡有緣人,儒家更是有教無類。久而久之,大家都在為了自己的道統拼命的傳道授業解惑。更有人為了將自己的道統發揚光大,還弄出了不同的陣營。”
秦雨澤的話,讓幻尊忍不住的想起了帝皇天剛剛經歷過的十萬年春秋亂世。
那時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可學術流派之爭的終極形式,便是武力壓制的戰爭。
後來儒家聖人藉助帝王心術,才配套搞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新型理論。如此一來,就把儒家的經世致用理念與鞏固帝國皇權緊密聯絡在了一起。
由於儒家掌握筆桿子,便擁有一言決定天下大勢的權柄。故而歷朝歷代,被儒家認可的帝國皇權,才能得到讀書人的大力支援,才有資格成其為正統。
說話之間,輕舟已經雲夢澤。
一陣山風過後,兩位雍容華貴的女子從天而降。
劉正問道:“兩位可是傳說中的竹妃?”
娥皇嘆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女英勸道:“姐姐,都已經過了百萬年,當年事,若是再不說,只怕便沒有人知道夫君為帝皇天做出的貢獻了。你我的那份情傷,和夫君佈德帝皇天的大功績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蛾皇聞言,便開始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天地初為混沌,後有盤古大帝開天闢地,女媧感慨世間荒蕪,便造人以填充。
其他生靈見識了新生的天地,便不遠萬里降臨。有妖族生靈誤食人類血肉,居然在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還打破了桎梏。
嚐到了甜頭的妖族便降臨洪荒宇宙,圈養人類以為肉食。
人類作為萬物靈長,自是不會屈從於妖族的壓制。遂有三皇五帝揭竿而起,破妖族道統,是以人類稱尊,並奉三清及女媧娘娘為聖,開始掌控洪荒宇宙。
然而妖族畢竟壓制了人類千萬年之久,雖說人類成功逆襲翻盤,卻沒有辦法徹底的根絕妖族。反倒是大家在爭鬥過程中發現了合作的契機。故而善與善行;惡與惡為伍,從而開始了跨種族的新型合作辦法。這便是傳說中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是跨種族結交的理論根基。
娥皇和女英便是上古時期堯帝的兩個女兒,這便是人類有限接納妖族的開端。畢竟人類滅不了妖族,乾脆聯合起來共同應對天地大劫。再加上由於女媧娘娘的關係,堯帝也沒有辦法下達滅妖令。
後來堯帝超打破皇天的桎梏離開,便把位置傳給了舜帝。為了秉持與妖族聯盟的根基,他把姐妹倆都嫁給了舜帝。
雖然娥皇和女英出身高貴,又身為帝妃,但她們深深的謹記堯帝和舜帝以德修身的教誨,並不貪圖享樂,而總是在關心著天下蒼生的福祉。
舜帝初臨大位,雲夢澤附近的九嶷山上有九條惡龍,它們住在九座巖洞裡。他們便是元神九分的相柳所化,專門為惡人間,禍害天下蒼生。
九條惡龍最喜歡到雲夢澤中嬉水玩樂,但凡這樣的時刻,往往會導致洪水暴漲,糧田被沖毀,房屋倒塌,天下蒼生皆叫苦不迭。
當舜帝得知惡龍禍害百姓的訊息後,一心想要御駕親征雲夢澤,幫助百姓懲治惡龍。
娥皇和女英知道舜帝要去為百姓解除憂患時,強忍著心中的不捨,為自己的丈夫收拾好必要的行李裝備,歡歡喜喜地送舜上路了。舜走後,娥皇和女英在家日夜祈禱,盼望順瞬能征服惡龍、凱旋而歸。
可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可惜依舊沒有舜的訊息。
娥皇心想:“莫非他被惡龍所傷,還是病倒他鄉?”
女英也說道:“莫非他途中遇險,還是山路遙遠迷失方向?”
她們二人思前想後,覺得與其待在家裡胡思亂想,還不如主動去雲夢澤一帶尋找舜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