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與周皇話別之後,加速出城與白起會合,羽林飛騎經過周城的多番磨合,基本上達到了如臂指使的地步。
白起為了探索羽林飛騎的極限速度,便向劉正提議說:“漢皇,我建議來一次極限行軍,全面考察羽林飛騎的潛力,從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作戰計劃。”
劉正說道:“如今處於歷練時期,危險無處不在。這個時候進行極限練兵,很難把控全域性。”
宋剛立即彙報說:“漢皇、白將軍:根據情報人員傳回來的訊息,趙皇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未雨綢繆。周國這邊的訊息並不是機密,也就意味著趙國方面肯定會耍手段。據我分析:趙國肯定會用常規力量消耗咱們,致令羽林飛騎無法及時趕到長安,自然也就無法在皇榜較量上與趙皇分庭抗禮。”
白起勸道:“若是情報無誤,咱們更得加快行軍速度。即便是不能打趙國一個措手不及,至少可以讓對手失去至關重要的準備時間。”
劉正也無法確定趙皇的心思,乾脆同意了白起的判斷。
羽林飛騎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抵達了趙國的邊關重鎮一線天。
一線天守將趙和,早在三天前就收到了趙皇的旨意,要求攔截準備通關的羽林飛騎,最起碼也得一個月。
副將趙平勸道:“將軍,羽林飛騎戰力強大,咱們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怎料趙和驕傲自大,絲毫不理會趙平的勸諫,反而自以為是的說道:“急什麼,漢皇和羽林飛騎如今正在周國的皇家獵場友好切磋。皇家獵場的規矩你也不陌生,以白羽兵的實力,讓羽林飛騎減員1/3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從周城到一線天,最快也得五天時間。咱們籌備防線,只需一天的時間就足夠了。”
副將趙平勸道:“將軍,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羽林飛騎什麼時候來,誰也說不清楚。我建議提前備戰,以免貽誤戰機。”
趙和嘆道:“此刻備戰,大家就會提心吊膽的等待四天時間,屆時羽林飛騎趕到,咱們已經筋疲力盡了。仗該怎麼打,你來教教我?”
趙平無力擔當決斷的風險,只能選擇沉默。
趙和也是兩權相害取其輕,趙平的建議的確是萬全之策。可是羽林飛騎什麼時候到,誰也沒有精準的時間。這個時候提升戒備等級,就會讓守軍提前進入緊張狀態。要知道守軍一旦進入戒備狀態,就會持續消耗符文力量。
若是羽林飛騎多拖兩天,就會導致守軍疲憊不堪,屆時不說主動迎戰了,只怕被動防禦的體能都無法留存。
趙和可不敢提前進入戒備狀態,唯有收到羽林飛騎的具體訊息之後,才可以根據形勢做出預判,從而設計防守方策。
趙平可沒有從大局考慮,他只是覺得應該提前備戰。至於守軍能否支撐,決策失誤補救措施之類的問題,皆不在他的思考範圍。
因而對於這份看起來中肯的意見,趙和根本就沒有膽量考慮。理由很簡單,趙平可以不用承擔決策失誤的後果,他卻要通盤考慮並承擔所有的一切。
這樣一來,趙和只能暫時的擱置了趙平的建議,依舊保持著常規狀態。
一線天外面,白起很快就發現了守軍並沒有加強戒備,於是就建議說:“漢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趙軍似乎沒有任何的防範,咱們可以一鼓而破。”
劉正問道:“有情報稱:趙皇已經把攔截羽林飛騎的指令送到了一線守將趙和的手中。如今一線天卻沒有任何的動靜,你認為合乎情理嗎?”
白起笑道:“無妨,即便是趙和安排了陷阱,咱們來得這麼快,他也來不及從其他地方調兵。單以一線天守軍的實力,羽林飛騎完全不懼任何陷阱。”
劉正不再幹涉白起的決斷,畢竟羽林飛騎的實力,才是撐起自信的真正本錢。
白起立即指示,以李牧為先鋒,孔陽其次,齊銳殿後,羽林飛騎結一字長蛇陣魚貫而行。至於蛇頭,就由劉正和宋剛擔當。
白起自己充當蛇尾,隨時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
劉正立即進入排頭的位置,青龍槍也開始蓄積符文力量。
一線天僅有百里,以劉正的速度,僅用了半分鐘就殺到了關隘之上。
“敵襲!”一名守軍士兵撕心裂肺的喊道。
原來是劉正對趙軍裝備的防禦能力誤判,給了守軍發出警報的機會。
劉正並沒有時間內疚,快速解決了傷兵之後,立即從城頭躍下,青龍槍挑飛城門守軍,奮力抬起巨龍一般的門栓。
正在這個時候,趙和帶著一隊精銳殺到。
劉正抖動青龍槍,在城門洞裡構築了一座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