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東書院設定名人堂雖說花了一點時間,卻沒有遲滯漢軍報復的步伐。
白起、安全和南天三人統帥本部進駐鎮北關,漢軍的重心由東向北轉移。
祁山行宮,梧桐殿西院,劉正與宋凝霜並肩而立,倚欄杆悵望星空。
“漢軍準備進攻宋國,你就不要去了,我會安排英語和驪姬留下來陪伴你,為你處置一些瑣碎的事務。”劉正平靜的說道。
宋凝霜搖了搖頭,不容置疑的說道:“宋國是我的心結,若是處置不當,以後就會是心劫,甚至是心魔。該面對的東西,說不得只能面對。你不用擔心我,我現在是漢皇尊者的貴妃,我會堅守我的立場。”
劉正嘆道:“你可知道你將會面對的是什麼嗎?”
宋凝霜平靜的說道:“父母兄弟姐妹,還有倫理道德對靈魂的拷問和衝擊。”
劉正說道:“只要你去了宋國,就完全沒有退路了。不管你有沒有做什麼,天下人都會把最惡毒的心思強加到你的身上。”
宋凝霜苦笑道:“正哥,你說的東西我又何嘗不知。可是我已經遇到了這樣的事情,還沒有撤退可言。若是我去了,即便是被宋國百姓恨我入骨,至少還有漢國百姓願意認可我的犧牲。可是若我在梧桐殿蹉跎歲月,宋國百姓遭遇戰爭之後,照樣得恨我。漢國百姓也會因為我的不作為,從而把我當成另類排斥。”
劉正並沒有繼續糾纏這個話題,宋凝霜已經下定了決心,他就不想胡亂干涉。
漢國可以接納宋凝霜,前提條件便是她願意為漢國的征伐貢獻足夠的力量。
漢軍可以看在劉正的面子上不強求她做什麼,可是她宋凝霜必須要主動做一些事情,從而抵消康平裡引狼入室的那個錯誤。
當然了,若是宋凝霜堅持不肯承認那是錯誤,漢軍上下會有更大的芥蒂。
劉正和宋凝霜策馬狂奔,僅用了三天兩夜就趕到了鎮北關。
白起、安全和南天向劉正彙報完戰爭準備情況之後,立即請示說:“漢皇尊者,伐宋之役乃是國家大事,咱們是以報仇雪恨之名釋出討宋檄文,還是以替宋貴妃討還公道的名義興兵!”
劉正問道:“這兩個方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安全立即解釋說:“以報仇雪恨的名義出兵,在策略上就得以殺戮為主。畢竟宋皇尊者背信棄義,咱們怒而興師可以為天下人所接受。若是以替宋貴妃討還公道之名,那就可以勸降為主,藉助宋貴妃在宋國百姓中間的威望便宜行事。屆時很有可能根本就不需要殺戮,就可以兵不血刃的進入宋都西京。”
劉正並沒有立即決斷,而是低聲問道:“凝霜,你意下如何?”
宋凝霜鄭重其事的說道:“漢皇尊者,若是以我的名義興兵可以減少殺戮,我願意配合漢軍進行宣傳和勸降。”
劉正立即吩咐道:“那就安排一下,統一調子,漢軍伐宋,不為殺戮,只圖為凝霜公主討還公道!”
安全立即動筆,一氣呵成的寫下了一篇檄文。
劉正和宋凝霜聯合審閱之後,立即核准印發,昭告天下!
漢軍得知檄文,對伐宋之役就更加的有信心了。
宋國百姓得知檄文,原本拖家帶口逃亡的滾滾洪流瞬間消失了,大家乾脆投親靠友準備觀望,甚至有部分大膽的人直接返回原籍,總感覺捨不得家裡的瓶瓶罐罐。
宋國守軍得知檄文,自是徹底的安心了。不用拼命,那就是最好的訊息。
守將們看到檄文,心情可就沒有那麼美了。
畢竟這涉及到站隊問題,簡直就是比闖鬼門關還要危險幾分。關鍵是這個時候的選擇,簡直就是賭大運。賭贏了獲得生存權;賭輸了身敗名裂,還得搭上身家性命。
漢軍的檄文鋪天蓋地,很快就到了清平關守將楊越手裡。他倒是不排斥宋凝霜,可是漢軍的存在讓他心裡膈應。
楊越權衡之後,終於把心偏向了宋國。他派人把檄文送入西京,交由宋浪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