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說道:“既然大家沒有好的辦法,那就由我來講兩句。”
眾人點頭稱是,陳海接著開講說:“說句實話,軍隊若是不打仗了,我也會支援裁軍。道理很簡單,軍隊是因為戰爭應運而生,倘若沒有了戰爭,逐漸消失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故而大家都贊同消減數量,只保留少量精銳作為戰略震懾存在。”
眾人見陳海的陳述高屋建瓴,聽得津津有味。
陳海見眾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便眉飛色舞的接著講道:“這種精銳路線的震懾模式,在太平盛世自是無可厚非。然而亂世降臨,軍隊的數量劣勢就相當的致命了。閒時備來急時用,急時備來不頂用。危險來臨之際才想著擴軍,那就是自尋死路。”
朱玉不失時機的問道:“大王,以你之見當如何是好?”
陳海嘆道:“現在的問題是少了戰爭威脅,大家都不願意養二十萬軍隊,可是靖武軍的周邊勢力虎視眈眈,此刻裁軍就是自廢武功;可不裁軍,各類消耗又會持續增加,以至於大家都不堪重負。咱們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替二十萬靖武軍找到新的出路。”
孔陽說道:“靖武軍唯一的出路,就是用持續的戰爭創造持續的收益。武器裝備製造出來,總不能放在倉庫裡落灰生鏽。只有不斷消耗,生產那邊才會有充足的動力。”
陳海見狀,便總結說道:“既然大家都定下了發動戰爭的調子,那就說說進攻哪個地方?”
朱玉和孔陽各執一詞。
朱玉說道:“先王蔣義氣與孔城有血海深仇,咱們以為主報仇的名義興兵,各方面皆無話可說。”
孔陽卻道:“圓城近在咫尺,又有強大的資源基礎,一旦拿下,靖武軍的所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陳海經過權衡,然後吩咐說:“命令:各部立即以孔城為進攻目標,做好戰鬥準備。”
孔陽有些不甘心,於是就問道:“為什麼?”
陳海一本正經的說道:“師出有名!”
孔陽恍然大悟,便不再抗拒。
朱玉以為,進攻孔城不能由靖武軍單獨行動,而是要拉上五花鐵騎和黑巷精甲。唯有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後院起火,確保戰爭程序順利。
陳海採納了朱玉的意見,立即分頭行事。
朱玉前往黑巷說服方老,陳海則光臨五花將軍府展開遊說。
劉正任由陳海說得天花亂墜,最後才總結說:“孔城有六品武皇坐鎮,想要進攻,就必須要優先解決高階戰力不足的問題。”
陳海說道:“高階戰力不用擔心,我方自有安排。現在需要的是獨擋一面的常規戰力,劉大人可有興趣分一杯羹?”
劉正笑道:“五花鐵騎也該動一動了,可不能留在家裡養膘。我這邊同意了,不怕告訴你,五花鐵騎隨時可以出動。”
陳海大聲道:“一言為定!”
劉正笑道:“合作愉快!”
在陳海的主導之下,三人見面詳談。方老對於出兵並不抗拒,只是提出了兼併孔城黑巷的條件。
劉正說道:“孔儒別院的牧場對新品五花馬的培育有促進作用,你們都不能搶。”
陳海笑道:“拿下孔宣,也算是對先王有個交代。至於你們兩家的利益訴求,並沒有衝突,那就這樣敲定了,早日出兵!”
方老說道:“我那邊需要一個月的戰爭準備!”
劉正也說道:“是啊,軍隊抽走之後,得安排人填補空白。”
陳海大喜道:“那就這麼說定了,大家按照各自的利益訴求,呦步認定靖武等軍攻北門,黑巷精甲攻西門,五花鐵騎攻南門。那就不做統一部署了,一個月之後各家自主出兵,自行把控攻防節奏。”
方老笑道:“如此安排最好,我這邊沒有問題。”
劉正也贊同說:“五花鐵騎這邊沒有問題!”
陳海立即說道:“同心同德,再創輝煌!”
劉正和方老立即響應,一時之間,方城迷霧消解,戰爭威脅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