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的時間轉瞬即逝,陳海不待蔣義氣發問,便扔掉了手中的大刀,垂頭喪氣的喊道:“陳海,願降!”
蔣義氣興奮的握住蔣義氣的手,語無倫次的說道:“你不負我,我不負你!”
陳海卻已恢復了平靜,冷冷的說道:“多謝!”
蔣義氣被嗆了一回,心有不悅,只不過拿下靖武衛主力有望,他的興奮勁很快就淹沒了那一絲絲的不滿情緒。
陳海並沒有理會蔣義氣的心思,此刻的他既矛盾又糾結。若是蔣義氣可以暴起殺人,倒也算成全了他。
只是蔣義氣沒有動,他也不能拿同袍的生命開玩笑。他穿過厚重的包圍圈,踉踉蹌蹌的走到了盾陣第一排,爬上盾牆望著無法動彈的同袍,用低沉的聲音喊道:“弟兄們,陳海無能,無法帶著你們闖出秋風谷,反倒是讓大家身陷絕境,突圍無望。”
靖武衛中有人喊道:“陳長老,我等不懼死亡。”
陳海嘆道:“我知道大家不怕死,我又何嘗不是。若是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咱們都不會皺一下眉頭。可是現在的情形不一樣,烈武軍的心思,咱們大家都心知肚明。你們都說說,咱們該不該接受人家的好意?”
靖武衛眾人異口同聲的喊道:“陳長老,我們不怕死,就怕行差踏錯,辱沒祖宗!”
陳海怒道:“胡鬧!若是拼死一戰有意義,咱們何必惜身?可是咱們現在繼續戰鬥,那就是單方面的送人頭。大家也不想想,這樣的送死有意義嗎?”
眾人皆陷入沉默,面對烈武軍的厚盾,失去衝擊力的靖武衛強行反抗,那就是送死。再加上有陳海擔當叛徒之名,其他人僅僅承擔順水推舟的被動罵名,自是容易動心響應。
正在這個時候,蔣義氣也丟擲了最後的殺手鐧,他讓隨軍採集五花馬山地衝鋒戰鬥資料的劉正和齊銳現身說法。
齊銳生怕胡亂說話會適得其反,畢竟他主動解散昌武門,在靖武衛的眼中就是不折不扣的軟骨頭代表。由他去勸,估計別人就算是不想死,也會出於義憤送一波人頭的。
齊銳不能出面,那就只能由劉正老將出馬了。
劉正踩著盾牆走到陳海身邊,一字一句的說道:“我知道大家不服氣,心裡憋屈。可是你們已經輸了,敗了,就得認賬。男子漢大丈夫,難道連承認失敗,接受失敗命運的勇氣都喪失了嗎?”
劉正的一番話,在靖武衛心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他接著擺出了烈武門、昌武門相繼解散的事實,同時提出了一個更加致命的問題。他問道:“形勢如此,靖武門可以獨善其身嗎?”
陳海受不了了劉正的強勢,忍不住的辯解道:“前輩,我們已經盡力了。”
陳海的話,引起了靖武衛的共鳴,拼命戰鬥,所有人都沒有含糊過。
劉正說道:“你們的表現天下盡知。可是你們得想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烈武門沒了,烈武人還在;昌武門沒了,昌武人依舊在烈武軍中佔有一席之地;如今靖武人的命運就掌握在你等手中,如何選擇,皆由你等一言而決!”
陳海趁機說道:“弟兄們,前輩已經把當前的形勢講清楚了。我決定:為了靖武人的命運,向烈武軍投降,追隨烈武王蔣義氣,即便是不能縱橫捭闔,也不許輸給烈武和昌武兩個老冤家。你們若是覺得我做得不對,那就從背後捅我一刀,我絕對不會怪罪!”
靖武衛上下對陳海忠心耿耿,立即異口同聲的喊道:“陳長老,這不是你一個人的決定,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決定。靖武衛,願降!”
劉正望著呼喊的靖武衛,忍不住的讚道:“這就是靖武衛的精氣神,連投降都這麼有氣勢,將來這天下必有爾等一席之地,你要好自為之!”
陳海叩謝道:“多謝前輩,此恩永誌不忘!”
劉正替蔣義氣解決了靖武衛問題,隨即功成身退。
齊銳不想節外生枝,忙追隨而走。
蔣義氣得了陳海,當即劃撥三千匹新品五花馬,當成主力部隊的規格打造。
陳海很快就適應了新的身份,帶著靖武人殺回了老家。
靖武人一面擺事實,講道理,一面聲稱靖武人不打靖武人,從而所向披靡,直接殺到了靖武門的核心駐地。
陳江望著意氣風發的陳海,苦口婆心的勸道:“你若是現在回頭,我可以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