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義氣的理論雖讓劉正聽得有些不舒服,卻道明瞭人作為個體難以擺脫的束縛,時間有限而俗事雜務無窮無盡,若是不能適當擺脫,只怕終究跌落塵埃,再無慮事之心力。
劉正有意放過蔣義氣,孔方卻不滿意了,他問道:“難道劣徒不入劉兄法眼,是以三問僅其一便戛然而止?”
劉正嘆道:“既然孔儒有命,那便再問一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正調整好思緒,緩緩的問道:“敢問蔣公子,孔儒座下弟子平日所食五穀雜糧,由何而來?”
蔣義氣信口開河說:“平日所食瓜果蔬菜,皆為鄰近鄉民敬獻,至於五穀雜糧,均由雜役僕人入孔城採購而得。”
蔣義氣此話一出,孔方的臉就黑了。
孔方不待劉正提出第三問,直接讓蔣義氣宣講典論。
蔣義氣瞬間進入角色,開始了滔滔不絕的演講。他的治學能力的確不俗,可是卻聽得劉正昏昏欲睡。
直到蔣義氣宣講完畢,孔方讓點評之時,劉正才從那種狀態中甦醒過來。
孔方心中不喜,卻還是按捺不住炫耀瑰寶的心思,於是就問道:“劣徒所修之學,劉兄以為如何?”
劉正笑道:“自古名師出高徒,有孔儒耳提面命,蔣公子的才學倒是別具一格。”
劉正淺嘗輒止,便不打算繼續往下說。
蔣義氣剛想沾沾自喜,卻被當頭棒喝,他忍不住的嘲諷道:“閣下的行為,可不是敬賢之理!”
他這話一出,可就暴露出了修養不足的問題。孔方授徒首重倫理綱常,聞言立即喝斥道:“放肆!”
蔣義氣不敢狡辯,只是臉上的委屈表情卻無法隱藏。
孔方炫耀弟子不成,反受打擊。更被蔣義氣的失禮行為大動肝火,於是就吩咐道:“你且退下,沒有召喚,不得前來!”
蔣義氣不敢忤逆孔方,卻對劉正懷恨在心。
劉正雖有察覺,卻沒有放在心上。
孔方嘆道:“劉兄,是不是我的授徒方法從根子上就是錯誤的?”
劉正卻道:“大道三千,殊途同歸!孔儒立足孔城,享譽四方,其法必有可取之處。切不可妄自菲薄,平白無故的壞了心境。”
孔方道:“多謝劉兄開解,我為之前的輕浮道歉!”
劉正說道:“孔儒言重了,我與齊銳相識於陌路,淺嘗輒止的交結一番之後,分道揚鑣也是必然。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在這種情況下,你不理解也是人之常情。”
孔方並沒有繼續糾結徒弟的問題,而是力邀劉正駐留孔城文院。
劉正婉拒說:“孔儒之法需得慎重。治學之道,在於專一。若是百家爭鳴,弟子皆無所適從,恐怕會事與願違!”
孔儒問道:“劉兄是否再考慮一下,我願意把孔城文院一分為二。”
劉正搖了搖頭,忍不住的說道:“孔儒可知,孔城雖大,不過方圓萬里,人口數量相對穩定,天賦異稟之輩也是鳳毛麟角。若是文院兩分,勢必將人才分列兩大陣營。如此一來人才基數減半,如何與其他地方競爭。孔聖有言: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孔城的人才資源有限,當不得文院兩分。”
孔方這才恍然大悟,也認可了劉正文院兩分弊大於利的理念。故而只談交情,絕口不提治學之事。
劉正有心掌控文院的知識儲備,故而讓仙境系統自行摘錄複雜。至於他本人,則是全心全意的陪著孔方談經論道。
一時之間,倒也悠然自得。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