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欣問道:“北侯,鄧艾主力已經兵臨城下,你打算怎麼做?”
劉正也想看李丹的臨機決斷能力,故意保持沉默。
李丹平靜的回答說:“我手上的10萬人馬,老底子都是東軍。憑藉著這支軍隊的戰鬥力,鄧艾縱是集結100萬大軍來攻,我也可以力保元州城不失。至於克敵制勝,就交給9位同窗想辦法。反正他們手上也有100萬北軍,這要是打不贏,那就只能讓他們去地方做州將軍了。”
劉正專心做起了看客,田欣,李靖和呂布的人馬一律潛伏在元州城,以免嚇跑鄧艾,致令北軍損失千載難逢的練兵機會。
李丹並沒有向各部下達集結令,而是把判斷全域性的機會留給霧城和雲城的兩支大軍。
霧城的四大武府將軍連續數日沒有發現晉軍的蹤跡。西門堅守判斷,晉軍很有可能集結於元州城外,重兵攻打北侯府。
蕭昌嘆道:“我也傾向於晉軍到了元州城,可問題是咱們應該怎麼做,萬一判斷失誤,霧城丟失的責任由誰來擔?”
羅銳說道:“四大武府抱團取暖,當然是咱們四個一起擔待。北軍需要這場決戰震懾天下。我認為應該連夜出兵。”
西門堅守說道:“我好歹也是探花,這點擔當必須有。我命令:由地方預備隊守衛霧城,北軍四部立即返回元州城參戰。”
薛丁香請戰說:“我的速度夠快,願意走在最前面替大軍探路。”
西門堅守同意了,四部大軍魚貫出城。
雲城方面,天終於亮了,各部的作戰計劃都已經完成。
陸風立即升帳議事,命令孔玉和田樹聯合出擊,攻打晉軍大營。怎料大軍抵達之後,才發現是一座空營。
孔玉和田樹立即返回雲城,把情況如實彙報。
眾人一致判定,鄧艾的主力已經到元州城外集結。主力返回的事情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只是雲城也需要防守,留誰守城,一時之間並無主動請纓者。
陸風權衡再三,決定留馬家軍守雲城。
馬雨問道:“為什麼?”
陸風嘆道:“馬林重傷,不宜長途行軍。再者說馬家軍與世家陣營關係緊張,搞不好會壞事。不如留在這裡,至少可以保住半個元州。”
馬雨反對無效,馬家軍只得留下守城,無緣元州城的大決戰。
陸風敲定守城隊伍之後,立即命令其餘各部快速出城,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元州城。
元州城外,鄧艾與鍾會合兵一處,並沒有等待龐會,立即向元州城發起進攻。晉軍分為十個梯隊,執行無縫攻城計劃。
李丹手上的隊伍全部都是百戰老兵,以一敵二更是家常便飯。晉軍10萬人攻城,李丹便讓5萬人守城。
兩隊北軍輪番守城,任憑晉軍如何強攻,都沒有造成不可逆轉的消耗。
元州城攻防戰,李丹甚至都不用上城鼓舞士氣。
鄧艾強攻一天,都沒有機會到城頭站穩腳跟,無奈之際,只得鳴金收兵。
次日,鍾會執行全新的作戰計劃,依舊沒有辦法撼動北軍精銳。
又是一天的血戰,守軍基本上沒有陣亡。
第三天,鄧艾孤注一擲,乾脆投入整支大軍,強攻元州城。好不容易才在城頭站穩腳跟,卻被上城的李丹一頓橫掃,所有的戰果便化為烏有了。
第四天,鄧艾再度攻城,卻發現守城的人變成了西門堅守四人。鍾會見勢不妙,只得勸道:“北軍大部隊上城,破城的難度更大,不如退回再商議對策。”
鄧艾手上仍有80萬大軍,權衡之後便接受了鍾會的建議。
第5天,晉軍沒有攻城,陸風帶著人馬進入元州城,李丹在接風宴上問道:“龐會說咱們十大英傑都是水貨,你們幾個有什麼話想對我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