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風用兩天的戰鬥斬首5000明州軍,向天下人證明了實力,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少年將軍。
第三天的戰鬥,鄭十一無論如何也不同意武十三出戰,而是讓衛十二全力以赴,第一波攻擊就投入2萬人,打算以雷霆萬鈞之勢破局。
只可惜周風見勢不妙,直接呼叫支援。周安帶人上城協防,成功的壓制了第十二衛的攻勢。
衛十二乘興攻城,連戰三天依舊無法突破。鄭十一無奈,命令第十一衛接手進攻序列,繼續對狗娃城發起進攻。
周平及時趕到,將防禦缺口堵住,雙方這樣大戰,打得有聲有色,誰也奈何不了誰。
鄭十一越打越絕望,王五還沒有出手,僅僅是周平三人就扛住了明州軍三大主力的進攻。
衛十二忍不住的嘆總:“十一哥,想不到元氣大傷的第五衛,竟然這般厲害。王五還沒有出場,三員偏將就搞得咱們灰頭土臉,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人家的墊腳石。”
武十三嘆道:“我一直以為明州十二衛之間的差距並沒有多少,直到此刻,我才明白各衛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咱們可都是號稱主力的一衛人馬,到明州軍老牌主力面前,居然只能跟偏將過招。我真的無法想象,王五若是出手,又會有什麼樣的威勢。”
鄭十一苦笑道:“仗打成這樣,明侯縱是不問罪,只怕我也沒臉繼續統帥大軍了。”
鄭十一自嘲的話,原本是無心之言,怎料武十三卻上心了,居然私自上報明侯府,指責明州軍統帥消極怠戰,以至於對狗娃城的進攻亳無進展,卻又空耗兵力。
明侯王猛收到秘報,立即召集眾將討論增兵事宜。
錢二說道:“明侯,昌城西軍調動頻繁,之前抽出的三衛人馬已經是明州軍的極限了,若是再次抽調人馬,雅城這邊就會出現防禦漏洞。”
王猛嘆道:“小二呀,你說的這些我都清楚,可是狗娃城那邊無法速戰速決,明州城的那些世家就敢切斷雅城這邊的供給。看來是我對十一那孩子期望過高,以至於用人失誤。以他的表現,的確不足以擔當統帥大任。”
孫三一向與鄭十一交好,聞言只得硬著頭皮出面求情說:“明侯,臨陣換帥乃是兵家大忌,我們身在後方,對前線的瞭解不足,鄭十一還是很有能力約,不如再等等!”
王七有心培養武十三,聽了孫三的話,便知其袒護鄭十一,於是就冷笑道:“鄭十一出兵月餘,狗娃城依舊為叛軍掌控,三哥倒是說說看,十一弟究竟什麼時候可以蕩平叛逆,揚我明州軍的軍威?”
孫三無言以對,王七趁勢發難且步步緊逼。
錢二也不想孫三實力增長過快,於是就補刀說:“五弟只出動了三名副將,便讓十一弟束手無策。現如今周平三人踩著明州衛揚名,還被天下人傳頌為北明三傑。世人都說明州衛老了,不堪一擊了。雅城對面,昌城西軍虎視眈眈,明州軍這個時候軟弱無力,大局危矣!”
王猛問道:“老大,你的意思是什麼?”
趙大冷冷的說道:“事實證明,十一弟難堪大任,那就讓十三弟試試,至於明州城那些蠢蠢欲動的人,派九弟回去敲打一番。在這個節骨眼上搞事情,那就得做好掉腦袋的準備。”
王猛從善如流的說道:“傳令:特使攜鎮軍劍前往狗娃城,就地免除鄭十一前線統帥職務,改由武十三指揮。第十一衛的人馬留在前線戴罪立功,違令者斬!”
特使攜令離開之後,王猛又命令說:“張九帶領第九衛返回明州城,對攪局者略施薄懲。不要怕死人,明州軍的刀,從來都沒有鈍過。”
張九立即集結部隊,返回明州城,準備武力彈壓鬧事者。
明侯特使攜劍趕到前線大營,鄭十一立即招呼衛十二和武十三組織歡迎儀式。
特使不為所動,公事公辦的傳達了王猛的命令,武十三成功上位。
特使叮囑說:“十三將軍,明侯讓我提醒你,昌城的刺候拼死傳出訊息,趙王劉正行蹤未明,很有可能北明這邊的亂局便是他搞出來的煙霧彈,你的主要任務,就是查清楚叛將王五是否已經暗中投靠趙國,最好找到相關的證據。”
武十三新官上任,當然雄心勃勃的想要立功,於是就說道:“特使放心,我一定查出北明軍的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