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帶著週五回到雅城之後,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和實彙報昌城發生的事情。
週五沒有替自己辯解,一味的磕頭請罪,頭破血流依舊不改。
王猛有心饒恕,又怕眾人埋怨處事不公,於是就問道:“大家以為週五之事該如何處置?”
眾人皆推脫,不敢發表意見,唯有錢二說道:“明侯,西軍釋放週五,便是不怨承擔破壞元州停戰協議的罪名。如今這塊燙手的山芋回到了咱們手中,咱們不得不拿出維護元州停戰協議的態度,公開處死週五。”
眾人皆指責錢二不顧念兄弟情義,唯有王猛知曉他的用意,便力排眾議,讓他有機會把話說完。
錢二堅持週五必須要死,只不過絕非讓週五真正的死亡,而是讓人頂著週五的名頭,公開被處死。
王猛讓錢二監斬,從死牢裡提出一名囚犯,然後掛上週五的名字遊街示眾,最後到刑場斬首示眾。
這樣一來,週五光明正大的死於刑場,至於真正的他,則改了姓氏,以王五自居。
從此明州十三衛中再無週五,唯有殺神王五。
王五被迫改名換姓,心中便有無限委屈。想當初他在黃石寨被圍之後,一直堅持戰鬥到力竭被俘。後來昌城被囚,也是不受西軍勸降,心心念唸的想著返回明州。
如今倒是回來了,他才發現明侯為了維護元州停戰協議,居然迫使他放棄週五的身份。如今的他,只能隱姓埋名,以不名一文的身份苟延殘喘。
王五想要返回老部隊,不願自己耗費大量精力鍛造出來的精銳被兄弟幾個揮霍。誰料他剛剛表露出這樣的想法,就被王猛義正辭嚴的拒絕了。
王五百忍不得其解,表示難以置信,傷心欲絕的問道:“您不是說過只是走走過場,為什麼不能讓我回老部隊繼續帶兵?”
王猛嘆道:“西軍所需要的交代,並不是你的生命,而是你多年打拼出來的身份地位,即就是明州十三衛的位置。也就是說從此之後,明州十三衛就會成為歷史,只有明州十二衛繼續保衛明州。”
王五問道:“為什麼?”
王猛嘆道:“若是你真正死亡,我倒是可以安排新人接手第五衛。只可惜你以王五的身份繼續活著,便意味著第五衛不能由其他人掌控,永久撤銷編制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這種二選一的情況下,我只能選擇你。希望你可以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不要再鬧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誰都無法擔待破壞元州停戰協議的罪責。”
王五可以理解王猛的難處,卻沒有辦法割捨第五衛。特別是永久撤編的噩耗,更是讓他恨上了王猛。畢竟在他看來,破壞元州停戰協議的罪責過於虛無縹緲,甚至可以說是無法造成實質傷害的輿論被動。王猛身為明侯,居然連這點細枝末節的損失都不願擔待,這讓他很失望。
王五不願繼續為王猛效力,他不願親眼目睹第五衛撤編的命運。更何況繼續留在明州軍中,他無顏面對曾經的老兄弟。
王五說道:“明侯之恩,我無以為報。只是第五衛撤編已成定局,我這個罪人無顏留在軍中,還請明侯開恩,許我回歸江湖。”
王猛說道:“以你之才,歸隱江湖著實可惜,我真的不想你離開明州軍。你若是回心轉意,我許你侯府親衛隊教官職務!”
王五嘆道:“明侯若是放棄撤編第五衛,我倒是可以考慮。”
王猛卻道:“第五衛涉嫌破壞元州停戰協議,我沒有辦法姑息。除非你願意一力承擔罪責,倒是可以操作。現在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無緩和的餘地。西軍已經發起了輿論攻勢,我保下了你,就沒有餘力挽救你的部隊。”
王五嘆道:“明侯見諒,若是我厚顏留下,第五衛的老兄弟就會認定是我壞了大家的前程。於情於理,我都不能接受新的軍職,歸隱山林才是我的宿命。”
王猛再三挽留,王五卻不為所動。
眾兄弟也是竭力勸說,同樣沒有辦法令王五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