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的佛魔融合,則生成了大仁不仁,大德不德的理念。根據簡介,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風雨不憐善之善者,亦不誅惡之惡者。
換句話說,就是善人落難之時,倘若有風吹雨打,那就會接受一視同仁的摧殘。天地不會善待好人,也不會苛責惡人。即便是善人的處境會雪上加霜,天地也不會因為同情而改變。
劉正似乎明白了,規則的公平性,就在於不會因為人的立場,而有所偏見。就拿殺人償命來說,壞人殺人得償命,那麼好人呢?
很多人都會一廂情願的認定好人殺人不應該償命,畢竟事出有因。在這樣的群體壓力之下,原本殺人償命的規則就會做出讓步,從而讓好人殺人不用償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判定好人與壞人的標準,全都掌握在人的手中。那麼問題就來了,人在私心的驅使之下,對標準進行肆意調整,從而破壞殺人償命的規則。
這樣一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當人們將好人殺人不償命的輔助規則進行推廣,就會衍生出許多附屬條件,從而將殺人償命的規則修改得面目全非,使得殺人者對生命失去敬畏之心。
然而劉正完成佛魔融合之後,對規則存在的意義又有了全新的理解。規則所保護和約束的物件,唯有活著的人。
這個理念很殘酷,哪怕是好人無辜遭戮,只要他失去了生命,就自動失去了規則的庇護。至於兇手,人家只要還活著,就會持續擁有規則賦予的正當權益。
劉正一時之間很難接受這樣的理念,魔性嘆道:“在洪荒大陸,最講究權利與義務一體化。死去的人已經完全喪失了盡義務的能力,那麼按照對等原則,就會自動被剝奪所有的權利。死者不具備自然人的條件,當然不能成為獲取權益的載體。”
劉正本來不想接受這樣的理念,可是被現實錘打無窮歲月,他不得不認定人死債消的正確性。
規則都是由活人制定出來的,肯定只會對活人負責。至於死人,沒有持續貢獻的能力,就無法享受規則賦予的權益。
第一軍團很快就儲備了足夠的魔性,劉正移師鉅鹿南面的黎陽,渡河攻擊延津。
劉正以造化城打通黃河上方的屏障,直接空降延津,30萬魔性種子從天而降,把整座城池完全籠罩。
穎川陳氏在延津渡口堅不可摧的仁義體系,直接被空降的魔性種子破防,一時之間變得千瘡百孔。
延津渡口,那些接種了魔性的人,自動獲得了鉅鹿張氏的新融合理念。
那些獲得魔性接種的人,冥冥之中受到了某種特殊的牽引,居然自發組織起來,秘密宣揚迎接秦軍南下的理念。
要知道30萬魔性種子,可不是30個自然人那麼簡單,而是以自然人為核心的30萬個圈子。
劉正粗略的統計了一下,其中圈子最大的那位,就是延津渡口的負責人,也就是穎川陳氏的代表,陳河。
陳河的身份,乃是司馬懿的大晉帝國迎河將軍,統帥10萬巡河軍坐鎮渡口,其中的2萬人馬可以做到如臂指使。
陳河獲得魔性之後,立即開始籌劃迎接秦軍渡河。
30萬魔性種子根據各自的影響力圈子,很快就確定了新利益集團中的地位。
有人問道:“陳河將軍,你為什麼要背叛穎川陳氏?”
陳河冷笑道:“對於穎川陳氏來說,我這個一言九鼎的巡河將軍,純粹是一個看守大門的小角色。鉅鹿張南下拜訪,我就得吱個聲,才能換骨頭。若是碰巧有人心情不好,骨頭沒了只說,還得給人家踢兩腳出氣。若是秦軍南渡,我作為第一個響應的人,就是大秦帝國扶持的新陳氏了。只要我夠努力,延津陳氏就有機會取代穎川陳氏。所以說呀,這站隊的時機很重要,選錯了就得粉身碎骨。”
陳河的話,將利益至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直接丟擲組建延津陳氏的構想,就是想要藉助魔性種子的東風,將延津渡口中的陳氏子弟團結起來,以魔性為紐帶,構建利益核心,從而主導新陳氏的利益分配格局。
陳河想要實現目標,就必須要把秦軍引入延津。
只有秦軍到了,陳河才有機會打破身上的枷鎖。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