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績的巧取豪奪,讓吳軍怨聲載道,大量的狀紙雪片一般的飛入都尉府。
孫權無可奈何,只得命令張承查清真相。
張承當然不敢掀蓋子,只得威逼利誘陸氏放棄陸績。
世家之間的博弈,放棄背黑鍋的替罪羊早就已經習慣了。陸氏已經元氣大傷,根本就不是張家和顧家的對手。
陸氏四面楚歌,只得把陸績推出來擋刀。
陸績死後,都尉府印綬就到了陸岡手中。
陸岡似乎明白了張家的用意,陸遜讓陸家府庫虧空,陸績的倒行逆施,更是讓陸家的處境雪上加霜。輪到陸岡代三都尉的時候,照例由張承攜詔前來宣佈任命。
陸岡怒道:“張家和顧家這般得理不饒人,難道就沒有想過終有一天會兔死狗烹嗎?”
張承冷笑道:“陸氏都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你還有閒心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兩人話不投機,只得公事公辦進行交接。陸岡拒絕奉詔,直接將印綬交給了張承。
張承怒道:“陸氏紮根青龍坊,你敢抗旨不遵?”
陸岡嘆道:“張顧兩家欺凌陸氏,孫氏居然袖手旁觀,陸氏苦孫氏久矣!君既不仁,臣又何須恪守臣節。不是陸氏背棄孫氏,而是青龍坊已無陸氏的容身之所。”
陸岡當著張承的面宣佈:從今之後,陸氏不再問政,只在乎山水之間的怡然自樂。
張承有心通風報信,又怕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於是就保持沉默,任由陸氏撤離赤壁。
張氏近水樓臺先得月,將陸氏留在赤壁的不動產悉數兼併。
陸岡並沒有投奔龍國,而是向北行走,加盟楓國。
陸氏舉族搬遷,孫權才發現原本將星薈萃的吳國,竟然沒有拿得出手的武將世家。
龍軍放棄默契戰計劃,三路進攻赤壁。
張承無奈,只得分兵。
龍軍公孫婉兒以孫正為先鋒,一鼓作氣攻佔夏口,兵鋒直指柴桑。
呂布和錢富也在湘潭戰場頗有建樹,一舉掌控了戰爭的主動權。
劉正親自帶領趙雲和朱烽,對赤壁外圍據點進行了拔除。
大戰一觸即發,張承居然主動放棄赤壁,大軍退守南昌。
龍軍順勢攻佔柴桑,將長沙納入掌控。
青龍坊損失了1/3的地盤,孫權才知道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真正原因。只可惜他的後悔於事無補,吳國出現了無人可以為將的尷尬局面。
孫權趕到柴桑與劉正會晤,達成了休兵罷戰的條件。
龍軍以趙武,錢富守柴桑,孫正和李勤進駐長沙。
龍江變成了龍國的內河,從而打通了南坊和朱雀垃之間的水上通道。
周安進駐湘潭,指揮工匠打造改良之後的龍魂。
劉正在龍江源頭建設龍宮,制龍旗,布龍陣,國家氣運有了歸宿,積攢得越來越快。
龍國剛解決東線的問題,卻聽到西線神佛聯合侵犯。
白虎坊中不知都尉府,惟有白馬寺。
對於西線的狀況,劉正也找不到形容的詞語。
白馬寺一戰成名之後,就開始宏揚佛法。僧眾先修己,再渡人。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逃避現實,不修今世修來世,不重今生重來生,紛紛皈依佛門,早晚僅做誦經功課,不事生產,亦不勞動。
佛門的出現,讓無數吃盡了生活的苦的人選擇了剃渡。很多人以為斬斷了看得見的煩惱絲就可以高枕無憂,卻沒有想過生而為人,煩惱必定會一生難消。
佛門控制白虎坊之後,就開始向龍國控制的地區擴張。
朱雀坊都尉公孫婉兒接到報告之後,立即調集大軍前往西線,限制神佛之國的無序護張。
神佛之國的戰神至尊地藏,帶領一億佛兵進犯涼山。
地藏御金龍,佛謁照東方。
雅典娜和維納斯聯手阻擊,才擋住了佛兵東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