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軍內部的博弈僅僅限制在了陳到的左軍,公孫大娘的部隊並沒有受到波及。
由於第三方勢力的出現,在互相牽制的狀態下,寒門與世家之間也不敢大鬧了。理由很簡單,怕便宜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那些被一世家淘汰又不容於寒門的人,對徹底對立的雙方都沒有好感。
從傳承的角度考慮應該與世家站在一起,可是都已經被排擠到了淘汰的地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血脈親緣了。真要與寒門並肩戰鬥,高貴血脈自帶的那份與生俱來的傲氣,又不允許出現這樣的自甘墮落一面。
乾脆兩不相幫,好歹也能撿漏獲取生存空間。
有了第三方勢力,原本打生打死的兩方都安靜了。
外部爭奪的大環境消失之後,並不意味著龍軍內部就可以太平無事了。習慣了爭鬥的人們,在不能對外的時候,就開始對內了。
先說世家一方,保持家勢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沒了外部拓展的條件,就只能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內部折騰。這樣的內部競爭,即便是規則制定者也沒有辦法干預。道理很簡單,若是大家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原本引以為傲的戰鬥技能,就會不斷的退化。一旦真正的戰鬥來臨,就得付出更大的代價重修技能。是以適當的內部碰撞,都是允許的,也是必要的。然而玩火自焚,局勢失控的結果就是重新洗牌。
再說寒門一方,削尖腦袋擠入世家行列,一直都是永恆不變的追求。有外敵壓力的時候,寒門的中堅力量為了團結起來對抗世家,會主動出讓部分利益安撫醬油黨。可是隨著大戰逐漸的稀少,寒門的中堅力量在大浪淘沙中擁有了世家的雛形。再看那些背靠大樹乘涼的醬油黨,依舊是古井無波的勉強溫飽。
隨著外部大戰的減少,寒門的耗損會無限接近於零,那些在對抗世家過程中完成原始積累的中堅力量,不可避免的成了醬油黨的眼中釘,肉中刺。
理由很簡單,大家同屬寒門,憑啥中堅力量就可以提前富裕。醬油黨當然不會承認自己的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直接把造成差距的原因端歸結於中堅力量的多拿多佔,然後就理直氣壯的要求人家把資源拿出來重新分配。
寒門中堅力量的資源,可是一點一點的從世家的牙縫裡掏出來的,那辛勞的雙手早就被咬得遍體鱗傷了。
醬油黨這種無理的要求,人家當然不予理會。然而醬油黨畢竟是寒門聯盟不可或缺的基石,那些完成了原始積累的中堅力量,再保持寒門立場,就會面臨努力白費的鉅額虧損。於是乾脆脫離寒門,團結起來成為另類一般的新貴。
醬油黨會特別的痛恨這種新貴,於是就把曾經的寒門中堅力量定義為暴發戶。
對於暴發戶,寒門想要咬一口,世家也會如獲至寶。
反倒是那些沒落世家聯盟,對受到排擠的暴發戶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情感。這樣一來,暴發戶有資源和發展潛力,沒落世家剛好掌握著寒門突破階層桎梏的核心技術。這樣一來,雙方一拍即合,以聯姻的方式完成整合。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大浪淘沙之後,沒落世家恢復元氣,暴發戶也實現了傳承文化的創新。
這樣一來,擁有傳承的暴發戶,只要熬過了富不過三代的詛咒,就不再是暴發戶,而是貨真價實的傳承世家。
世家的傳承並不是財富的傳承,而是榜樣的傳承。將門世家的人,會不約而同的把保境安民,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官員世家的後人,基本上都會秉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
即便是有人想要作奸犯科,也會礙於辱沒門風的風險而自律,不敢輕易的嘗試。而門風的形成與傳承,必須要超過四代人的努力,還得有一個讓全家族引以為傲的中堅榜樣。
一個家族的正面形象越多,凝聚力就會越強,後人的自律也就會越強。後人在做事的時候,最高準則就是光宗耀祖,次一等的便是建功立業,最基本的底線,也是不能讓祖宗蒙羞。
有了這樣的自律底線,一個家族的傳承就不會斷絕。即便是血脈傳承消失殆盡,也會有慕名而來的人改名換姓繼續將傳承榮耀發揚光大。
世家都有賜姓的傳統,這其實就是團結一切志同道合之輩,將傳承理念完美繼承,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發揚光大。
很多功成名就的人,都會自豪的說道:“我上對得起蒼天,下對得起百姓,中間還沒有辱沒這個姓氏。一個人成為傳承姓氏的榮耀核心,就意味著一個世家的崛起。”
劉正其實很清楚,當世家傳承擺脫粗糙的血脈桎梏之後,就擁有了不朽的生命力。有人認為世家不再,殊不知世家傳承的理念,早就融入了後人的靈魂之中。那些經久不衰的英雄故事,其實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實打實的傳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