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見識過很多人的委屈。
衛道者總是多災多難,直到為人父母,他才算是明白了衛道的真諦。
兒女多了,哪怕是砸鍋賣鐵,賣血賣命都得養。倘若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讓孩子減少了幾個,作為家長鐵定會在悲痛之餘鬆一口氣的。畢竟虎毒不食子嘛,易子而食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
天道其實也是把衛道者當成兒女一般看待的,至於逆天者,其實才是天道真正認可的好孩子。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就決定了想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就必須要替天道減輕一部分壓力。
大家想必都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道理。也就是說邪道的人也有機會站到很高的高度,畢竟替天道節省了大量的資源,當然會獲得天道的獎賞了。
劉正望著天空,忍不住的想到了生死,輪迴與陰陽,三者都是三千大道中排臺靠前的大道。生死之力決生死,輪迴之道證輪迴,陰陽兩爐皆無限,正邪到頭亦豪傑。殊途同歸這四個字雖說簡單,卻是讓修道者從另外的角度詮釋了打工者的身份。
惡人傷害了大量無辜的人,在獲得修道收益的同時,也受到了枉死之人的怨懟。這樣的怨懟失去了強有力的對沖,就會對修道者本人的實力進行衝擊或者是干擾。
與惡人的待遇相反,好人懲惡揚善,在接受受罰惡人怨懟的同時,也會收到被救助者的感恩之情。在通常情況下,這種感恩之情會最大限度的抵消修道者的業力。特別是那些實打實的善舉,肯定會對善良的人形成一種保護。
善人衛道,註定會守護大多數人的利益。這就意味著善人所得罪的小部分人的煞氣,註定會在被感恩的心完全吞噬。是以衛道者的修煉幾乎沒有什麼瓶頸。
惡人逆天可就不一樣了,純粹是為了一己私利而罔顧大多數人的利益。當惡人足夠強大,同樣可以獲得同為惡人的讚許與支援。
劉正終於明白人,人生存於天地之間,修道其實就是奪取天地之造化而壯大己身。
想通了好人與壞人的區別之後,劉正居然直接躍升到了混沌境後期。
造化金槍的進化似乎圓滿了,劉正的金戈鐵馬居然可以仗勢欺人了。
劉正的明悟,其實並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
進入混沌境後期之後,劉正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有很多需要割捨的東西。
劉正忍不住的感慨說:“難怪有人會把混沌境後期當成進入脫凡境的門戶。原來超凡脫俗的第一步,就是要捨棄複雜豐富的普通情感。”
錢語本能的就想說什麼,可是猶豫了一下,又放棄了。畢竟斬情需要斬什麼,都不是旁人能夠介入或者是參與的。這需要劉正自己悟出那些關鍵的東西。
劉正的善惡之念,似乎開始有了新的變化。好人是替天道消滅惡人,惡人卻在另外的層面為天道大量的斬殺好人。
世間之所以會有戰爭,其實就是為了決定有限生存資源的歸屬權與分配權。
衛道者的優勢得天獨厚,收穫感激之情更是如魚得水。惡人只要扛住了枉死者怨念的反擊,就有機會看到風雨過後的彩虹。
劉正明白了,大道三千,皆是成就天道的有效途徑。這就意味著修道者逆天更容易獲得天道的認可。
劉正看到了斬情的希望,卻又沒有辦法立即放棄伴隨了多年的真情實感。
突然,劉正的腦海裡靈光一閃,很快就想到了一個更加貼近實際的念頭。他把斬情境當成了修道者剔除雜質的必經之路。
情需斬斷,才能攀上更高的位置。
劉正的感悟持續了整整8個小時才宣告結束,身上也凝聚出了強烈的生人勿近的氣勢。
就在這個時候,飛盧軍大營傳出了喊殺之聲。
石峰氣喘吁吁地衝進了初具規模的要塞,語無倫次地報告說:“隊長,飛盧軍遭遇猛傑主力圍攻。”
張林聞言,立即吩咐說:“副將袁璐聽令:吹響集結號,讓預備隊的全體成員進入戰備狀態。”
預備隊集結完畢之後,張林派人去請劉正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