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接二連三的失敗,劉正已經麻木了。墨子倒是欣喜若狂地把各類失敗的方案以及相應的資料整理成冊,從而納入了造化研究中心的失敗方案資料庫並設定了智慧管理的功能。
又是失敗的一天,劉正無精打采地趴在造化研究中心的門口,無聊至極地數著地上的螞蟻。
一位略顯羞澀的青年結結巴巴地指著手中的懸賞令問道:“這位大人,懸賞令上面說的東西算數嗎?”
劉正聽到有人問話,頓時就來了精神,興奮不已地說道:“當然算數,親人呀,請跟我走!”
把人交給墨子之後,劉正直接逃出了造化研究中心。
劉正總算是明白了,啥叫科研狂人?墨子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零零七的精髓,劉正可算是上了賊船了,還沒有下船的機會。
青年開始結結巴巴地自我介紹,墨子卻聽得火冒三丈,直接說道:“我不管你字什麼,從今天開始,你的名字就是馬鈞。我會安排人給你準備紙和筆,有什麼想法就第一時間記錄下來。放心,屬於你的獎賞一定不會被剋扣。只不過你要想獲得實權職位,就必須要先把結巴的問題給解決了。”
馬鈞一門心思的想要拿到懸賞令上的獎金,二話不說就取出了隨身攜帶的模型。
墨子一看就懂了,原來馬鈞提出的方案並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是專門針對火城軍的江楓漁火而設計的取巧辦法。
馬鈞直接在造化戰車外圍加裝了一層重防裝甲,在外裝甲和造化戰車之間填充防火材料。
這就不需要廢除原有的造化戰車生產線了,直接重新開設一個生產重防裝甲和填充材料的車間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說句老實話,馬鈞的方案的確解了龍盟的燃眉之急。只不過重防裝甲的重量,或多或少會影響造化戰車的整體效能。墨子閉著眼睛都能找到無數存在著缺陷的地方。
只不過劉正並沒有吹毛求疵,馬鈞的方案的確有列裝龍盟大軍的可行性。最關鍵的是加裝外裝甲的設計,只需要調整造化戰車部分功能,給重防裝甲和填充材料留出相應的載重就好了。
對於造化戰車的功能,馬鈞也提出了化繁為簡的方案。即就是給戰車限制專屬功能,強調不同戰車之間的協同作戰。
比如劉正的001號戰車,就設計了主副兩種型號。主車作為專業化的指揮車,擁有獨立的執行系統和道元供輸系統。主車捨棄了不必要的進攻武器,轉而將對應的那部分承重調整為重防裝甲,從而使得主車的戰場生存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副車的定位職能就是護衛,以犧牲防禦的方式增加遠端打擊和近戰攻防的能力。副車會設計出單獨的執行系統,關鍵時刻可以將道元儲備轉入主車,從而以捨棄副車的方式增加主車的續航能力。
按照馬鈞的設計,造化城生產的造化戰車共分為三種。
第一種就是擁有一定生存能力的主副雙車雙系統的指揮車。主車負責指揮,副車專司戰鬥。
第二種就是綜合以傳統的騎兵,刀盾兵和長槍兵的三大兵種合而為一的重防戰車。這種戰車偏向於防禦進攻,擁有強大的戰場生存能力,能打能扛。在陸地上可以做到迅捷如風;到了水面上,同樣可以做到乘風破浪;到了天空,依舊可以排山倒海。
第三種就是集弓兵和投石車為一體的輕防重攻戰車。這種戰車追求極致的打擊能力。一般不會與敵人進行近距離的防禦戰。
劉正對於馬鈞設計的專職戰車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畢竟墨子出品,那就是品質保障。如今再有馬鈞的理論聯絡實際,才能將造化戰車的能力充分的發揮。
三種型號的造化戰車問世,直接催生了龍盟軍的兵種誕生。
一直以來,龍盟軍都是全能型計程車兵,近了近戰,遠了遠攻。至於武器更是五花八門,實在是令人頭痛。
如今有了兵種劃分,指揮起來就更簡單了。
指揮車功能簡化之後,傳送命令的延遲時間急速下降,從而可以真正的做到令行禁止。
劉正舉一反三,直接向馬鈞提供了生產流水線技術,以及相匹配的質量管控體系。
畢竟流水線技術很容易應用,只不過匹配的質量管控體系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沒有質量的分工明確,只不過是會造成爭功諉過的問題而已。
馬鈞緊急設計了質量管控體系,並讓負責重防裝甲生產的車間嘗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