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行賞之後,劉正就開始對狼城支隊的慘敗問責相關責任人了。
首當其衝的責任人就是石峰,翫忽職守之罪是跑不掉了。狼城支隊出現了嚴重的減員,換支隊長是必然的事情。
其實按照正常的升遷流程,石峰進修之後,本來就應該讓副將接手支隊長職務。
可是狼城支隊遭遇大敗,板子又不能打到石峰身上,就只能是副將代為受過了。
石峰返回造化武院總院進修,支隊長的職務就空出來了。狼城支隊作為建制大軍,軍事主官的職位不可能出現空缺,找人接手肯定是必然的事情。又不能讓副將代理,就只能從其他支隊長中擇優錄取了。
其實劉正最看重的狼城支隊的支隊長人選就是耶律雲。只不過耶律雲對石峰落井下石在前,質疑功勞簿在後,自然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了。
然而狼城支隊的支隊長又必須要立即調配,就只能讓猛義臨危受命了。
耶律雲很不服氣,直接找劉正對話。
劉正說道:“功勞簿是造化仙軍不可動搖的根基,也是所有將士浴血奮戰的根本保障。誰都沒有資格質疑,也絕對不允許軍中將領質疑。”
耶律雲問道:“為什麼?”
劉正解釋說:“一旦在功勞簿問題上出現了讓步,就會讓其他沒有接觸戰場的人理所當然的認定軍功記錄有水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道理很簡單,那就是誰都可以對論功行賞的事宜指手畫腳。”
軍中將領若是不能發自內心的扞衛功勞簿的不容置疑,終有一天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於耶律雲的冷處理,就是為了給帶兵的人敲響警鐘。
猛義接手狼城支隊之後,就開始著手恢復建制了。後方提供的預備役兵源到位之後,立即充實了隊伍。
與此同時,張林和飛人帶著隊伍趕到了馬城集結,使得馬城的兵力增加到了五個支隊的規模。
劉正接見了飛人之後,也對豬城支隊的發展產生了其他的想法。畢竟耶律雲的前車之鑑,讓劉正有了一些揮之不去的疑惑。
好在牛城支隊在猛義離開之後支隊長職位出現了空缺,飛人恰好有了安置崗位。平調其實也是另類的升遷,畢竟擴大了影響力嘛。
豬城支隊的支隊長職務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劉正直接讓秦夢下部隊,確保七位支隊長的名額不至於出現空缺。
袁璐和衛雙也帶著虎城支隊和豹城支隊趕到了馬城集結。七星聚會,龍盟的實力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馬城的軍事實力達到了龍盟當前的巔峰水平,七大支隊只好在演武場中加緊訓練配合。
馬城之外,金濤的主力也差不多集結到位了。只不過狼城支隊的出城作戰,直接導致了金城大軍的營寨修築全盤返工。
金濤的大軍無法按照計劃進入營寨集結,就沒有辦法形成戰鬥力。
畢竟鐵馬冰河的存在需要在配合方面達到相對苛刻的標準,金濤也沒有辦法人為的減少部隊集訓的時間。
馬城的劉正倒是不著急決戰,反正第6代造化戰車已經進入了全面論證階段,列裝造化仙軍也只不過是時間問。如今這樣對峙,其實對馬城極其有利。
只是龍盟的七大黃金城池的支隊集結馬城,對馬城某些非戰略資源構成了破壞性消耗。比如說人數激增和大混戰之後的環境汙染問題,還有就是人多了之後對空氣資源的消耗問題。
造化仙軍主力集結馬城,就會在馬城的空間裡留下大量的軍事思想的印記。
畢竟各級將領之間的交流全靠嘴。出人之口,再入人之耳。這些話語在馬城的空氣中滯留,肯定會擠壓吞噬其他思想的活動空間。
戰爭思想成為主流,好處是容易催生帶兵打仗的專業人才。壞處也是有的,就是很容易引發窮兵黷武的危機。
畢竟戰爭持續的時間長了,就會讓戰爭思想成為馬城的唯一思想。當空間裡充滿戰爭味道之後,新一代的嬰幼兒在這樣的環境裡一成長,肯定會身不由己的忽略了其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