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終於明白了,窮途末路的失敗者,怎麼死對家族有利,就會選擇那樣的死法。
失敗的王者,就得有敢於赴死的勇氣。
仙界限制了紅塵世界的發展,又引入了佛門化解普通修道者的爭勝之心。
這樣一來,有能力拿到進入仙界資格的人會越來越少。再加上大家都失去了上進的動力,純粹就只剩下創造新生命了。
要知道當初的齊人之福,到後面就變成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這就是大能力者專職創造後代的強有力佐證。
可是修道世界的規模恆定,各家分到的東西也相對固定。每個家族的人變多了,分到每個人頭上的修道資源也就減少了。即便是採取按勞分配的辦法,也沒有辦法化解資源不足的危機。
盛極必衰,這是誰都沒有辦法抗拒的宿命。
隨著兩人不斷地推杯換盞,酒池中的酒水越來越少了。
劉正趁著停杯換盞的時候,忍不住的問道:“帝辛前輩,我聽說當年在酒池邊上還有肉林,不知道能不能見識一下?”
“劉正隊長,難道你也覺得肉林是十惡不赦嗎?”帝辛反問道。
“世人以訛傳訛,未必就是空穴來風。只是大家都喜歡以己度人。倘若聽到了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為了掩飾自身的無知,當然就會本能地排斥。”劉正說道。
帝辛沉默了,他太瞭解紅塵世界的人了。人力終究有窮時,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就把發現問題的人給解決了。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完全掌控的。
人心無極限,人的慾望也沒有底線。在這種情況下,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解決問題,卻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解決發現問題的人。
這就導致了真理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會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只有讓更多人瞭解並掌握真理,才能實現鹹魚翻身的逆襲。
帝辛並沒有隱瞞肉林的存在,而是指著龍椅背後的一片廢墟說道:“當年執掌天下,大宴群臣,萬千人物獵殺兇獸為食。要知道當時有資格赴宴的,至少也得道主級別。你想象一下,道主級別的人獵殺的兇獸,那體格相當於一座小山。萬千肉山聚在一起,綿延數十萬裡。這當然就是肉林了。”
劉正能夠理解帝辛的鬱悶,畢竟肉林之說代表著窮奢極欲。可是作為執掌天下的人,手下能人無數。
正如帝辛所說,當初有資格赴宴的人最少也得道主級別。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有資格讓道主級別獵殺的兇獸,能小得了嗎?有資格成為國宴食材的肉類,會普通嗎?倘若國宴寒酸,如何震懾八荒六合中的蠢蠢欲動之輩?
劉正不想說什麼,畢竟沒有到達那樣的高度,根本就沒有資格對道主飲食說三道四。即便是他本人再不怎麼講究,也不會進食對身體有害的東西。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飲食標準,修道者有修道者的飲食標準。有多大的能力,就匹配相應等級的飲食標準。要是所有的人都想要達到最高規格的飲食標準,整個世界就會因此崩潰。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極其嚴重的反差。或許朱門以食粥無肉為寒酸,普通百姓卻是可望而不可及。
帝辛不想再解釋,畢竟身居高位,衣食住行的層次代表著尊嚴與凝聚力。
執掌一方的王者穿補丁衣服,或許可以稱為艱苦樸素。然而在外人的眼中,這就是缺衣少食。
這當然可以激勵創業者艱苦奮鬥,卻是守成之人的噩夢。一句話,沒錢沒資源,誰也不願意跟隨。
粉飾太平,其實在很多時候是為了維持穩定的局面。倘若不這樣做,天下早就亂了。
酒池的最後一滴酒落入杯中,被帝辛和劉正分而飲之。
帝辛說道:“劉隊長,喝完這杯酒,我也該走了。只不過我的老朋友快到了,希望你可以說服他。”
“帝辛前輩,那個人是誰?”劉正問道。
“封神榜的擁有者,姜尚姜子牙!”帝辛說道。
帝辛喝完酒池的酒,整張龍椅變成了一副盔甲。他手持神鉞,掙脫了酒池的束縛。
“酒池乾涸,帝辛出世!原來就是這個道理。只不過喝完酒就能離開,對於受縛的人來說,沒有了血肉之軀,喝酒就不用想了。”劉正說道。
帝辛喝酒,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就是擁有酒池重見天日,這就是所謂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