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彰顯軍中地位,劉正讓參謀部制定出了軍中各個級別栽種柏樹的數量。
其中普通陣亡士兵墳前種2棵柏樹,象徵著忠魂不滅,浩氣長存。
陣亡班長墳前4棵柏樹,忠誠衛士,志存高遠。
陣亡排長,可享8棵樹守衛墓地的規格。
陣亡連長,得樹16棵,四方各四棵,拱衛亡靈。
陣亡營長,墓地配樹36棵,取天罡之數,守天地正氣。
陣亡團長,100棵柏樹,並設定專人管理,同時充當護林員守靈掃墓。
陣亡師長,一片柏樹山,一個班的守靈掃墓隊伍。
至於更高階別,則允許配享長安皇陵。
皇陵一帶,會設定十片柏樹林,每片柏樹林擁有10萬棵柏樹。
每位葬入皇陵的人,其家族都需要主動種植一萬棵柏樹並派出3人參加常設守陵隊伍。
漢軍的柏樹衛陵計劃開始實施之後,各部立即對墳山進行整治。
雁門關戰役,漢軍陣亡師長1人,團長5人,營連級別的幹部三百餘人,班排級別的烈士,更是超過了三千人。
劉正秘密安排的柏樹苗供應商,很快就把墳山需要的柏樹苗給供足了。
柏樹苗就位之後,整個墳山終於有了一種莊嚴肅穆的味道。
劉正親自祭拜亡靈,並在陣亡師長的墳前親手種下了兩棵柏樹。
但願天地不朽,柏樹常青。
戰爭猶未止,壯志不當息。
隨行的李牧等人,也紛紛動手栽柏樹。
戰友情,永不滅。立柏樹為證,與日月同輝。
一整片墳山,都點綴上了新綠。
僅僅是幾天的功夫,墳山一帶的疫氣也就消減了大半。
關於墓地種柏樹的宣傳,劉正以墳山為試點,在整個雁門關推廣開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雁門關一帶的墳山,種植柏樹的規模超過了200萬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普通人家栽種2棵柏樹寄託哀思,殷實之家栽4棵柏樹彰顯身份地位,大富之家栽8棵柏樹,象徵著八柏齊家。
至於真正有品級的人,會嚴格按照各自的級別栽柏樹。
大漢帝國掀起了一股栽柏樹的狂潮,甚至因此造就了無數享譽逐鹿戰場的大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