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人道會議進入正式階段之後,蕭羽果然丟擲了優待俘虜的提案。
韓兌倒是提出了異議,他問道:“蕭會長,若是有人假裝投降,卻又趁著優待俘虜的機會搞突然襲擊,又該如何是好呢?”
蕭羽聞言,直接說道:“冤有頭,債有主。對於詐降之人,又何必手下留情。再者多了,戰陣之爭必以實力為基礎。倘若連詐降都無法抑制,遭遇失敗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優待俘虜,並不等於縱容俘虜。對於重新拿起武器反抗的俘虜,就只有斬殺一途。”
蕭羽的話,算是給優待俘虜設定了一個底線。
畢竟戰爭與仇恨密不可分,勝敗乃兵家常事,優待俘虜其實也代表著實力和底氣。然而詐降之人,是在挑釁各方勢力的善良底線,更有可能摧毀人道主義的根基。
一旦碰上詐降之人,就會以雷霆萬鈞的手段予以消滅。
戰場人道,亦不保護詐降之輩。
一眾代表討論議定優待俘虜的實施細則之後,立即進入了第二大議題的討論階段。
戰場救助,更是優待俘虜繞不開的人道問題。
然而想要推廣戰場救助,就得先制定大家都無法拒絕的保護醫護人員規則。
只有醫護人員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才能讓他們在戰場上心無旁騖的救治傷員。
東吳帝國的代表陸遜,直接提出保護醫護人員的三大問題。
戰場上的軍人統一著裝,如何識別醫護人員是執行保護措施的根本前提。
蕭羽倒是提出了一個辦法,即就是各方醫護人員使用相同的身份標識,讓所有參戰的軍人可以無障礙的識別醫護人員的身份。
經過討論,逐鹿戰場醫護人員,都會在最顯眼的軍裝部位,嵌上一塊綠色圓盾。象徵著守護生命之義。
針對化妝潛入的問題,蕭羽也提出瞭解決的辦法。
倘若有人偽裝成醫護人員執行特殊任務,在偽裝期間必須要自覺維護醫護人員的章程。總不能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搞得大家都沒有辦法善待醫護人員。
其實蕭羽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想從根本上拒絕軍人偽裝成醫護人員。
只不過戰爭比拼的是智慧和實力綜合體,對於化妝的問題誰也沒有辦法拒絕。
特別是戰場人道和戰場救助的推廣,各方勢力肯定會不遺餘力地支援保護醫護人員。
畢竟醫護人員守護的是希望,軍隊守護的是百姓和國家。
人定勝天的理念,在醫護人員身上表現得猶為徹底。
襄陽城中的會議內容,很快就擴散到了逐鹿戰場的每一個角落。
雁門關外,劉正也收到了戰場人道組織的會議通報。
韓兌建議大漢帝國積極響應並支援戰場人道組織的相關決議。他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漢軍的醫護保障體系最為健全,軍中醫護人員佔據的比例最大。執行決議,受益無窮。
劉正批准了戰場人道組織的倡議計劃,並命令漢軍各部按照要求為醫護人員打造統一的身份標識。
在醫護人員專用軍裝和身份標識的設計方案討論中,李牧說道:“陛下,綠色盾牌守護生命,只不過醫護人員通常都是混編入作戰部隊。即便是有著保護規則,也得解決如何避免誤傷的問題。”
“李將軍,你有什麼辦法就直說吧,醫護人員換裝,代表著戰場人道的執行力。雁門關大戰迫在眉睫,必須要儘快定案。”劉正說道。
李牧聞言,倒也沒有賣關子,而是將醫護人員的帽子統一換成紅色。
這樣一來,戰鬥雙方都可以透過紅帽子來識別醫護人員。
再加上紅色和鮮血的顏色一致,也讓無數人從維護弱者的角度產生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
漢軍換裝完成,就開始著手進攻雁門關。
雁門關守將楊六,派出使者潘風進入漢軍大營。
李牧奉命接待潘風,乍一見面就問道:“漢軍兵臨雁門關,楊六是否知天命而準備輸誠投降?”
潘風答道:“宋主仁德,楊家國之棟樑。守土有責,不敢怠慢。將軍得知戰場人道組織以眾生為念保護醫護人員,雁門關全體將士,可不敢落後於人。只不過大戰一起,軍中物資消耗太大。雁門關的醫護人員想要完成換裝,尚需一段時間。我家將軍提議兩軍暫時休戰,十天之後,再一決雌雄。”
李牧聞言,沉吟片刻便說道:“大戰既起,事關重大。待我討得聖旨,再作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