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的命令傳到玉門關的時候,李廣和黃忠早就準備了三十萬整裝待發的大軍。
李廣接到命令之後,大軍立即出發,路過天山城的時候,將收穫的天山雪蓮全部打包。
三十萬漢軍進駐松樹關之後,劉正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他之所以下達這樣的集結令,其實是明白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量變引起質變,普通軍隊達到一定的數量之後,爆發出來的威力竟然可以碾壓同等道元打造出來的高手。
吐城戰役,劉正就是吃了人少的虧。
原以為兵貴精而不貴多,卻沒有想到在國戰之中,人多才是硬道理。
十萬貴霜軍的殊死反抗,直接拼掉了四萬精銳的漢軍。
劉正心痛萬分。
畢竟精銳的訓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普通人在戰場上的確會增加消耗,可是打國戰,只要一息尚存就會拼到底。
這就是一個國家對普通人的凝聚力,不敢拼命的那部分人,就只能苟延殘喘的做亡國奴。
貴霜人的驕傲,其實並不比漢人少。
劉正的征戰經驗,一直停留在精神征服對手的層面。
然而吐城戰役血淋淋的教訓,讓劉正明白了肉體上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
精神征服只是一時之功,肉體上的征服才是一勞永逸之策。
國戰沒有憐憫,只講生死。
藍玉,常遇春,徐達以及項羽也帶著三十萬大軍抵達了松樹關。
松樹關的漢軍,增加到了七十萬。
兩天之後,韓信和張角三兄弟也帶著三十萬漢軍將士進駐了松樹關。
劉正終於達成了百萬雄師成就。
劉正指定左宗棠作為百萬大軍的統帥,薛禮,衛青,藍玉,韓信四人從旁協助。
左宗棠將百萬漢軍分為五部。
第一部為騎兵,由薛禮為主將,李廣,黃忠為副將。騎兵編制二十萬人。
騎兵包含三大兵種,重騎,輕騎,弓騎。五萬重騎為烈火鐵騎,由薛禮親自統帥,五萬弓騎為重灌弓騎,由黃忠統帥。十萬輕騎由李廣統帥。
第二部為冷兵器綜合部隊,衛青為主將,霍去病為副將。冷兵器綜合部隊編制二十萬人。其中十五萬槍盾兵,由衛青掌握;五萬羽林輕騎,副將霍去病執掌。
第三部為熱兵器綜合部隊,藍玉任主將,徐達和常遇春為副將,編制十萬人。
火槍兵五萬,由徐達統領;火箭兵四萬,由常遇春帶領;火炮兵一萬,由藍玉親自掌控。
第四部為中軍,中軍主將為韓信,張角三兄弟為副將,編制四十萬人。
大刀兵二十萬,由韓信親自執掌,弓箭兵二十萬,由張角兄弟統領。
第五部為劉正的親衛軍,劉正任主將,項羽和百花仙子為副將。
一萬百花道衛,由劉正親自帶領;三萬金甲騎兵,由項羽率領;六萬醫護兵,由百花仙子統領。
左宗棠作為漢軍統帥,負責指揮一百萬漢軍征戰柏樹關。
漢軍編制完成,各部立即進行整軍備戰。
特別是魔氣換道元,更是重中之重。
百萬漢軍投入戰場,可不能一股腦兒地往戰場上衝。
左宗棠決定先把騎兵派出去,在掃清障礙的同時,也順便找補一下。
畢竟以松樹關繳獲的魔氣,根本就不足以支撐整場戰役。
好在道仙門高層為了幫助大漢帝國練兵,直接提供了一萬套道元提煉裝置。
劉正把所有的裝置都安裝在了松樹關,準備打造一座超級軍事堡壘。
與此同時,從松樹關到玉門關之間的道元輸送管道,也進入了鋪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