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清聽了劉正的話,忍不住的抱怨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御龍堂自以為掌握了天下讀書人,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指鹿為馬,巧取豪奪。”
“清夫人,御龍堂盯上巴氏商會,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叫你們太安靜了,讓人家覺得撈好處不用擔心燙手。風險小,回報高,才是人家覬覦的真正原因。”劉正說道。
巴清無奈,巴氏商會安安靜靜的發展也能招狼,那就只能動盪一下了。
劉正並沒有干涉巴氏商會的內部事務,而是應邀做了旁聽嘉賓。
巴玲奉命趕到會議室,準備聽從巴清的吩咐。
巴清沒有說話,直接把裁員計劃交給了巴玲。
巴玲問道:“清夫人,這到底是為什麼?”
“阿玲,巴氏商會四平八穩的發展模式有些招狼,咱們得大範圍的動盪一下。”
巴玲對於巴清的決定沒有異議。
畢竟老員工雖說普遍價值高,但是貴呀!
從價效比來說,其實並不高。關鍵的是成了老油條的老員工,還會給新員工留下不好的印象。
就像一件工作,老員工只需要一個小時,新員工卻需要一個半小時或者是更多。
那麼老員工閒下來的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該幹什麼。要麼閒著無事惹新員工非議,要麼主動幫忙替新員工完成一部分工作量。
企業訂單充足的時候,老員工的多做倒還沒有問題。若是企業訂單沒有達到飽和狀態,老員工的努力,就會擠壓新員工的生存空間。
很多企業,辭掉一個老員工,就能養活兩個新員工。從社會效應角度,巴玲當然清楚留下哪個更為划算?
按照巴清的計劃,巴氏商會青龍城分部擁有一百萬工齡超過五年的老員工,將會有一半的人會被清退。
巴玲根本就不敢想象,老員工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樣一刀切的裁員計劃,簡直就是讓巴氏商會坐過山車。
巴清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把裁員計劃當成應付御龍堂覬覦的擋箭牌。然而真正啟動裁員程式之後,巴氏商會將招募一百萬新員工。
也就是說巴氏商會付出同樣的薪酬成本,卻可以多替青龍城養活一百萬沒有技術的新人。
更何況那五十萬裁撤的老員工,完全可以憑藉著技術和能力走上新的崗位。
即便是有部分人過得更差,與一百萬新人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巴氏商會主動承擔起了養活一百萬新人的責任,當然會獲得青龍城方面的優待。這樣算下來,絕對是一筆很划算的投資。
巴氏商會轟轟烈烈的裁員計劃迅速的拉開了帷幕。五十萬老員工的離職,使得整個巴氏小區進入了震盪期。
那些負責主持裁員的基層幹部,很快就成了眾矢之的。
巴氏農場,擁有十萬種糧的工人,專門負責向青龍宮供應糧食。在裁員浪潮的衝擊之下,更是成了重災區。
農場主巴農,接到了巴玲的裁員通告之後,就開始頭疼了。
到底是公平裁員,寒了鐵桿支持者的心,還是把不對付的人裁掉,剩下的人就好管理了?
巴農掙扎了很久,最終決定按照親疏關係進行裁員。
巴氏農場需要裁掉五萬技術精湛的工人,傷筋動骨肯定是免不了的。若是留下的人不能共度時艱,麻煩可就大了。
巴農的裁員計劃,很快就引起了被裁工人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