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龍軍背水對敵,沒有退路,再加上痛恨倭寇暴虐不仁,個個拼死殺敵。再有負草的將士靈機一動,以牙還牙的四處縱火焚燒橫嶼島上的木城。
倭忠見老巢起火,再加上御龍軍主力已經控制了大半個橫嶼,他只得放棄戰鬥,弄一隻木筏,倉惶的退向了瀛洲島。倭寇殘兵四散潰逃,繼續禍害橫嶼島。
倭寇敗逃,御龍軍立即大舉壓上。夫差身先士卒,帶領吳王軍猛打猛衝,獲得了斬殺三、四百人的豐碩戰果。沿途墜水淹死者,據知情人士統計,竟然超過了六百人。
御龍軍克復了被倭寇佔據三月之久的橫嶼。寧德城中,無數百姓歡欣鼓舞。
嚴如意親自趕到寧德城,協助御龍軍安撫百姓,恢復生產。
會稽軍民患難見真情,對晉國的忠誠度直線上升。
為了喚醒民眾,嚴如意還派人把橫嶼戰鬥的經過編成了話劇,號召會稽軍民——抗擊倭寇,人人有責!
接著,由嚴如意出資,晉國軍方提供裝備,在會稽沿海一帶的村落組織了兵農合一的抗倭生產隊。
寧德城恢復,然倭寇之患並未根除。劉正決定再接再厲,爭取肅清東南沿海。
十日之後,劉正帶著御龍軍揮師南下,兵鋒直指盤踞牛田的倭寇第二支力量倭全。
牛田,背山面海,四周有杞店、上薛、西林、木嶺等據點,星羅棋佈,絡繹三十里。一處有動靜,八方來支援。
這是一處易守難攻之地,好不容易爭取到了進攻機會的夫差,竟然陷入了戰爭的泥淖。
劉正趕到戰場之後,立即分析敵情。參謀部緊急運作,隨後便以進攻牛田中心據點為目標,制定了全新的作戰部署。
劉正將御龍軍部隊分為三路:
勾踐的越甲出倉下;夫差的吳王軍攻錦屏山;鄭旦的吳女軍則一分為三,分別埋伏於哨林木嶺、田原嶺、上逐等處。在防止倭寇偷襲的同時,還負責阻斷倭寇的歸路。
夜幕降臨之後,劉正率領剩下的御龍軍主力,輕裝前進,直擊杞店。
正在矇頭熟睡的倭寇,來不及反抗,就被潛入的御龍軍將士結果了性命。
御龍軍控制杞店之後,一部乘夜趕到了錦屏山,配合夫差的吳王軍全殲倭寇主力七百餘人。
就這樣分而滅之,御龍軍各部像捉老鼠似的捉了一窩又一離。
大戰十餘日,御龍軍肅清了無數股倭寇,只剩下牛田的最後一處倭壘了。
三路大軍成犄角之勢,一鼓作氣,攻佔了牛田倭窟,斬倭首近七百名。
御龍軍攻克牛田,倭寇主力折損大半。
盤據西林、木嶺的倭寇,見牛田老窩已失,紛紛棄壘潛逃。
御龍軍乘勝追擊,消滅倭寇一千多人,取得了抗倭寇鬥爭的徹底勝利。
會稽沿海倭患肅清,倭寇的瀛洲島老巢就成了御龍軍的下一個目標。
由於攻打瀛洲島需要海軍配合,劉正決定帶領御龍軍前往鹿耳門,與督軍陸遜共商大計。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