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下達完命令之後,轉身離開了戰場的前沿。他沒有勇氣面對一面倒的屠殺,也不敢輕易的放虎歸山。
身後響起了慘烈的喊殺之聲,劉正沒有回頭,而是望著不斷趕赴戰場的學生軍,梨花槍高舉,向生命致敬。
學生軍受到鼓舞,行軍的速度竟然提升了三成。
劉正趕到野戰醫院的時候,十字路口的喊殺之聲完全消失了。
鹹魚西施的兩萬大軍,除了他和九十九名親衛逃走之外,其餘的人都倒在了戰場上。
打掃戰場的時候,數百名南宮氏的殘軍被送到了野戰醫院。
學生軍的醫護人員立即展開救治。
突然,一名南宮氏殘軍從病床上彈起,挾持了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不甘心受到挾持,在激烈的反抗之中倒下了。
劉正望著帳篷中的十幾名敵軍傷員,冷笑著吼道:“殺!”
“他們都已經傷成那樣了,你為什麼還要痛下殺手?”一名敵軍傷員問道。
“戰場內外,一律不得傷害醫護人員,這是最基本的道德。對於那些豬狗不如之輩,留著就是浪費糧食。真英雄就該在戰場上拼殺,那是軍人的氣節。偷襲救命恩人,那就是死有餘辜!”劉正咆哮道。
一個醫護人員的損失,還是為了挽救敵軍傷員的生命,卻死在了自己救活的人手下,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呀!
劉正的處置,就是要告訴剩下的人,誰敢動醫護人員,動手的人得死,袖手旁觀者也該死。
剩下的南宮氏傷兵群情激憤,卻也勉強的認可了劉正的理念。醫護人員是戰場傷兵的保護神,如果有人傷害醫護人員,那就是全體傷兵的公敵,處以極刑也就無可厚非了。
回到野戰醫院的會議室,劉正依舊對於醫護人員的慘死無法釋懷。
在這樣的戰爭期間,傷病員數量會在瞬間大量出現。醫護人員的配比本來就處於緊缺狀態。特別是那名犧牲的醫護人員,他可不是普通人,而是擁有大型手術資格的主刀醫生。
那樣的人,幾乎已經到了跟死神搶人的境界。他的死,直接削弱了學生軍十分之一的醫護力量。
為了保障學生軍傷員的生命,劉正只得將南宮氏傷兵的醫護保障等級降低好幾個級別,以此懲罰那些人傷害醫護人員的行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位優秀人才的慘死,使得學生軍中的基層將領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甚至有人在內部會議上提出了戰鬥三原則:
一,能殺死絕對不殺傷。
二,能消滅絕不俘虜。
三,儘量削弱俘虜的二次傷害能力。
劉正決定採納這份建議,畢竟培養一個優秀的醫護人員,至少得二十年的時間。無端損耗,誰也無法承受。
與此同時,劉正還責成野戰醫院加強軍事訓練,至少要確保醫護人員擁有正規部隊的七成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