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甘寧和鄧艾,在興漢王劉正看來是屈才了。畢竟一個人改變了天下百姓的飲食習慣,一個人開創了精銳大兵團結合小股精英的特種作戰新時代。這是不朽的豐碑,卻輸給了時間。
甘寧是常年周旋於海上,天下百姓的敬重之心沒有那麼旺盛。他吃虧在人氣不足。百姓在陸地上煎熬,對於海軍的認知只停留在最粗淺的階段。
即便是興漢國對海軍的投入力度加大了不少,可是在天下百姓的眼中,海軍是賠本買賣。自然也就談不上信奉了。
天下百姓不認可甘寧的功績,也無法真正的見識到海軍的力量。肯定不會貢獻靈魂深處的那份依賴和敬重。傳國玉璽也無法對他網開一面,就只能在副榜上熬著。
武將名揚天下靠的是受益的百姓口口相傳。這是一種以點帶面的擴散方式。這就是陸將比水將佔優勢的地方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褚的處境與典韋相識,只不過曹魏的實力弱於興漢國,這才有了截然不同的兩種待遇。名將順天應人,肯定會由天下百姓自行打分了。
傳國玉璽融合完畢之後,已經具備了獨立運轉的能力。雖然受到了興漢王劉正的影響,擁有了一定的偏向,卻也不會壞了最根本的原則。
否則的話,超神譜上的所有武將,都應該是興漢國的人了。大道無情,大道至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至於智謀之士的超神譜排名,正榜上面郭嘉,楊修和賈詡,三個金燦燦的名字光耀天下。副榜的位置一片灰暗,似乎尚未開啟。
還有那統帥雄才和思想鬥士,無論正榜,還是副榜,都沒有出現有資格登榜的人。估計還需要一個契機,才能真正問世。
許褚敢於暴露身份,在於影衛的身份問世之後,他在冥冥之中感應到了傳國玉璽的氣運加持。這就是其中的因果——得到了什麼東西,就必須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關羽和張飛一直追隨忠漢王劉備,以忠漢之身保境安民,肯定會受到四象青龍璽和五行木璽的聯合優待。
時勢造英雄!興漢國得了天時地利,忠漢國則是借勢而為。至於曹魏那是爭勢前行。每一種理念,都會讓傳國玉璽加持一定的氣運。
氣運之說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天下百姓習以為常的口碑理論。傳國玉璽只是一個載體,收集天下百姓的期待凝結成氣運,然後反哺給各路諸侯。
這就好比諸侯爭霸的這些年,興漢國百姓一直以來都對興漢軍有信心。這種必勝的信念加上相鄰地區百姓的期待值,就轉化成了興漢軍不斷前進的氣運。
民心即天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傳國玉璽收集氣運,不但可以增強百姓的凝聚力,也就是傳說中的天命所歸;還可以庇護一方勢力的風調雨順,免除一些天災人禍。
只不過傳國玉璽讓災之後,會消耗一定的氣運。一旦超過了入不敷出的極限,它就會遁世而走,陷入一段休眠期,重新等待下一個輪迴的到來。
許褚得到了傳國玉璽的加持,就必須要擺明立場。只有這樣明確的舉動,才能把自身的能力轉化成傳國玉璽可以收集的氣運。
天命不可欺,許褚再也無法掛羊頭賣狗肉了。傳國玉璽的凝聚,這就表明了絕對的主次易勢。正面對抗才是爭勢的主流。
許褚榜上有名,傳國玉璽以氣運加其身,讓他徹底的放棄虎衛軍大將的身份,只保留影衛的身份。這就好比授銜,必須要有堅定的立場和唯一的身份。
傳國玉璽與興漢王劉正同氣連枝,肯定會優先照顧興漢國的人。然而作為華夏的氣運收集神器,又不會放棄最根本的公平。
許褚倒也不覺得後悔,是傳國玉璽的氣運加持,讓他徹底的認清了自己,也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