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丕緊鑼密鼓的安排曹操的葬禮的時候,在武關的大營中,曹操等人也在商討平定長安城世家之亂的對策。
夏侯惇提出了一個建議——藍田大營的守將是司馬通。由於司馬通不認識夏侯楙,可以讓曹操安排摸金校尉的人,以質子長安的名義進入藍田大營,實行擒賊先擒王的特種戰術。
戲志才也覺得夏侯惇的提議非常不錯。藍田大營的存在,似乎並不能擋住武關的兵鋒,最大的作用在於向長安城示警。
如今長安城的局勢十分微妙,要是武關大軍出擊,很有可能背上叛逆的名聲。即便是曹操現身武關大軍,也能讓長安城世家說成是假的。
一旦曹丕不肯認親爹,曹操已死就會先入為主的變成不利於武關大軍的言論。更何況有的時候真相併不重要。
長安城的百姓已經承平了二十年,倘若武關大軍的出動讓關中戰火重燃。長安城的百姓肯定會對夏侯惇口誅筆伐。
至於曹操的真實身份,也不足以抵消百姓對戰爭的恐懼。不管夏侯惇為了什麼,只要他動了,就會是長安城百姓心目中的千古罪人。
一旦藍田大營方向發生戰鬥,長安城會迅速鞏固城防。以長安城的堅固程度,武關方向的二十萬大軍,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攻破城防。
曹操認為有一個問題必須要引起重視——曹丕和司馬懿在武關方面的出擊並不順利。以他對曹丕的瞭解,很容易就猜到了長安城世家的下一個動作。
在曹操看來,曹丕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肯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喪,同時舉行繼位大典。儘快的拿到大義名份,才是長安城世家對抗曹魏宗親力量的底氣所在。
曹操提醒戲志才,三天是曹丕能夠接受的底線。要不是諸侯葬禮的規格限制,曹丕很有可能在看到靈柩的第一時間就發喪。
戲志才說:“主公,咱們必須要在三天之內趕到長安城,搶在二公子繼位前揭穿他的陰謀。”
夏侯惇認真的說:“二十萬大軍出征,那轟動的場面根本就沒有辦法掩蓋。一旦藍田大營的司馬通提前得到訊息,就會關閉藍田大營的進出關口。同時會在百姓之中散播謠言,即便是咱們在軍事上勢如破竹,也擋不住悠悠眾口。”
要是司馬通有了防備,背靠長安城的藍田大營,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攻破。別說三天了,即便是十天半個月,也沒有成功的可能。
最關鍵的是怕長安城周邊的百姓誤會,一旦真的成了眾矢之的,就會對武關大軍計程車氣造成不可估量的打擊。
想要拿下藍田大營,偷襲是最關鍵的一步。也只有偷襲,才能減少損失,降低長安世家之亂的相關影響。
至於用什麼樣的名義進行偷襲才是最好的辦法,三人一致同意了質子長安的提議。至少司馬通肯定會中計。
曹操說:“志才,元讓!讓子林以質子長安的名義去藍田大營,是一個很不錯的提議。只不過司馬八達都有過人的本領,即便是成功的接近了司馬通,想要成功也不會太容易。”
戲志才說:“讓子丹公子和子文公子前去。以子丹公子為主,子文公子扮做衛士。在關鍵的時刻控制司馬通。主公親率三千精銳隨後進入藍田大營。奪了司馬通的兵權,再以藍田大營的兵揮師長安城。”
曹同意了戲志才的佈置,他先讓夏侯惇去安排三千精兵,以秘密的方式調到武關之外;再讓戲志才去找曹真和曹彰,安排秘密進入藍田大營的斬首行動。
戲志才執掌的摸金校尉暗衛部抽調精幹力量,全力配合曹真的行動。行動的核心要素在於保密,只要走到司馬通的身邊,就成功了一半。
曹真和曹彰接受了戲志才的指派,很快就有一輛馬車出了武關,直奔藍田大營方向而去。
馬車中的曹真掀開了車簾,認真的向曹彰交代說:“三哥,到了一藍田大營,你需要做一個嫉惡如仇,卻又囂張跋扈的護衛。最好讓司馬通先入為主的認為——我這個夏侯楙是一個天生的二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