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志在天下,晉公和加九錫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至於相國嘛,不過是虛名而已。新帝曹奐這回是炮彈加糖衣。相國就是炮彈,晉公和加九錫就是糖衣。不如炮彈丟回去,糖衣全吃掉。”王沈說道。
這一招轉移視線,既表明了司馬昭不會學習董卓吞噬其他朝臣的利益,又拿到了司馬家立國的入場券。
司馬昭決定採納王沈的意見,在大朝會上力辭相國,卻對晉公和加九錫的封賞避而不談。這就是在警告郭太后——涼州畢竟是小地方,想要火中取栗,也得掂量掂量!
郭太后知道事情敗露,不敢再多說什麼。新帝曹奐借力打力的計劃不成,只得順了司馬昭的意。
曹髦攻入丞相府的事情,讓司馬昭記憶猶新。吃一塹,長一智。長安兵權事關司馬家的安危,一定要全盤掌握。
司馬昭力排眾議,中護軍司馬炎兼領司隸校尉,負責長安城防。
王沈定國有功,加封華陰大都督,晉爵安平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業封奮武將軍,隨王沈前往華陰城。
司馬師晉爵一等,仍領祁山大都督職務。
其餘眾臣,均有封賞。
劉正在客棧中拿到了第一手情報之後,對於王沈的行為寫下了十六字評語——有才無德,背義棄恩;為國精誠,事主不忠。
對於郭太后的小動作,劉正不想多說什麼。權利是個好東西,好好的一個女人,居然天真到玩文字遊戲。
司馬家有兵有權,是那麼好撩撥的嗎?
最讓劉正痛心的事情,還是虎衛軍的撤編。
當年許褚奉命打入曹魏,在曹操的支援下以鄉黨為骨幹打造了虎衛軍。想不到在經歷了幾番波折之後,居然走到了盡頭。
長安丞相府的那場殺戮,代表著一支天下聞名的步騎精銳退出了歷史舞臺。
劉正忍不住的感慨,瓦罐不離井口破,虎將難免陣前亡;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虎衛軍的撤編,讓劉正看到了興漢軍幾支精銳的未來。重甲騎到了南方捉襟見肘,陷陣營到了荊州也是問題多多。
再有就是半年前特戰營到南中做前期偵察,全員一百一十人去,回到漢中的只有三十六人。
長安封城結束,王經的產業被王沈和王業分食。
也許是曹魏群臣明白天意不可違的道理,居然對司馬家採取了新的鬥爭策略。
情報是一國的眼睛,程武向司馬家交權之後,決定前往陳倉做一名單純的謀士。
長安朝堂恢復平靜,劉正便不打算逗留。
潼關鎮帥軍護衛都尉文鴛,由於在華陰大撤退中表現不錯,奉命調往陽平關任副將。
陽平關興漢軍的加強,意味著新一輪的攻勢即將展開。
興漢軍全力伐魏,趁著曹魏主力向華陰城移動之機,準備在陳倉開啟缺口。
劉正讓甄宓到陽平關會合,督帥郭淮也奉命趕赴祁山前線參戰。
祁山大道歷經十年建設,與陽平關之間的快速通道於三個月前構建完畢。
劉正看著車水馬龍的盛景,決定支援趙統全線突破魏軍防線。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