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沒有想到,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故事居然會發生在一個國家層次的勢力之中。怪不得梅園每一次出擊都要講究投入與產出,堅決不打賠本的仗。
劉正的話讓郭嘉看到了益州疲弊的近況。劉焉父子攢了三十年的錢糧,居然還不夠劉備打一場夷陵之戰的用度。兩萬蜀軍將士毀於一場大火,那高昂的撫卹金直接導致了蜀國的財政赤字。
郭嘉忍不住回想劉備所打過的仗,不由自主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逢戰必賠。參與諸侯討董賠光了公孫瓚的援助;與曹操爭奪南陽又賠光了多年的積蓄;與曹丕鏖戰陽平關,漢中財富揮霍一空;東征伐吳的夷陵之戰,益州財富消耗十之八九。
世人皆知劉璋為守戶之犬,誰又想過劉備數番子賣爺田。劉備的連番創業,只不過是把別人兜裡的錢花光而已。至於蓄積財富的能力更是不見半分。
劉正暗想,劉備飄泊多年,一直都是花別人的錢,花光了就再找下家。諸葛亮則不一樣,賺一分花一分,甚至還略有節餘。
只不過諸葛亮賺錢的速度根本就比不上劉備花錢的速度。兵不血刃的拿下益州,就沒有辦法拿益州世家開刀。想要論功行賞,就只能開啟益州府庫。如此這般只出不進的消耗,一次敗戰就捉襟見肘了。
郭嘉這才明白,為什麼劉正會堅持強調興漢軍不打賠錢的仗。地盤並不是越大越好,一旦入不敷出的情況出現,就會導致世家離心離德。有得賺才是硬道理!
從劉備捉襟見肘的小氣仗,郭嘉忍不住的對即將召開的禹村會議充滿了憂慮。興漢國每年誕生的財富自有定數,分的人多了,大家都吃不飽。
劉正問:“奉孝,新一屆的禹村會議籌備得怎麼樣了?”
郭嘉回答說:“奉先負責安保,子龍負責接待,子敬統籌規劃,文和專門梳理各方的訴求。”
劉正說:“大家會先談著,談不攏再打。梅園必須要做好打的準備和規劃,以免措手不及。這件事情交給你來負責。”
郭嘉說:“莊主放心!興漢山莊如今擁有十八神將,足以威懾四方大姓!”
劉正不再說話了。興漢山莊的建立,不僅讓梅園獲得了底蘊,還讓趙雲等人徹底的擺脫了世俗權力的束縛。如今輕裝上陣應對更高層次的危機,讓世俗之爭變得有序和規範化。
正在這個時候,趙雲領著軒轅老祖走了進來。郭嘉趁機告辭離開了會客室。趙雲主動退出到門外值守。
一番寒暄之後,軒轅老祖問劉正:“莊主可知為什麼華夏只有隱族九姓?”
劉正回答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軒轅老祖搖了搖頭,直接向劉正講述了華夏的至高機密。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縱觀五湖四海,華夏傳承九州,可供養九大超級世家。其他地域國度,共分四十一大超級世家的名額。
所謂的人遁其一,就是作為傳承核心的華夏,每逢特定的週期都會誕生一個超級世家。這就是週期性的改朝換代。一個普通家族想要轉化為超級世家,需要積累的財富那是一個天文數字。
四方大姓堅持往外走,就是想要替華夏第十大姓謀取足夠多的財富和力量。然而九州自古有定數,華夏只能供養九大超級世家,再多半個也不行。
按照軒轅老祖的說法,華夏這一鍋粥,只夠九個人吃。然而人遁其一的存在,意味著華夏註定會誕生第十個人。把九個人的粥分給十個人吃,雖然說大家都餓不死,但是全都吃不飽。
擺在眼前的只有兩條路:
一是讓新生的那個人取代原有九個人之中的一個,只要保持九個人不變,大家都可以吃飽。
二是大家暫時的省吃儉用,支援十個人之中的某個人走出去,跟另外的四十個人搶食。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加華夏同盟的數量,還可以擴大華夏的影響力,增加華夏的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