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干擾物質只是第一步,想要做到只是時間問題。然而沙漠面積太大,深山老林的佔地規模也不小,更不用說南海之大了。想要全方位的清除干擾物質很難實現。更何況分離沙漠中的干擾物質,也存在著大量的技術難題。
趙統說:“劉同學,定位儀就這樣了。即便是你找到了干擾物質又能怎麼樣呢?”
司馬師也深有同感,找到問題並不意味著可以解決問題。就拿魏國窮人吃不上的問題來說,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最大的問題是兜裡沒有五銖錢,買不起糧食。然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從古至今都沒有答案。
用低價確保所有人的吃飯問題又會導致種糧人無利可圖,從而導致糧食佈局難以週轉。輕易的漲價又會增加吃不上飯的人口比例。
劉巴說:“只要方向正確,總會看到成功的那一天。”
劉巴的想法很簡單。既然無法清除干擾物質,就得選擇在抗干擾技術方面進行突破。定位儀的存在意義重大,必須要在新一代定位儀上使用最新研究成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沒有抗干擾技術,就只能拿人命填了。趙統覺得劉巴的想法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以梅園當前的技術條件,尋找抗干擾物質本身就是老大難了,要提煉出來加以運用,需要漫長的時間來實現。反倒不如另闢蹊徑,改變沙漠的環境來得實在。
劉巴是技術型文科生,只會考慮在技術方面進行突破。從來都不會計較成本問題。趙統就不一樣的了。綜合科的畢業生,肯定會計算時間成本和資源成本。
趙統說:“技術深耕不會一蹴而就。咱們總不能指望興漢學院的高層毫不節制的朝無底洞裡砸錢。長遠利益必須要搭配好短期利益,才能保證在技術積累階段的資金鍊不會斷裂!”
興漢學院組織的實習,不僅是在考驗畢業生的行動力,還要為梅園的技術儲備添磚加瓦。讓最優秀的畢業生到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實行研究,就是要讓文武學生都接地氣的拿出有效的研究成果。
只有讓處於研究課題申請的畢業生看到短期利益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才會確保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就拿劉巴的事情來說,研究抗干擾材料的確重要。然而對於庫布齊沙漠的環境來說沒有意義。從修都到廣牧,治沙才是硬道理。
趙統實事求是的建議劉巴:把抗干擾材料立為主要課題,再把抗乾旱植物的研究作為輔助課題。這樣就更容易獲得興漢學院的資金支援和資源傾斜。
抗乾旱植物容易出成績,從而可以避免超級研究課題陷入信任危機。畢竟資源有限,各大課題的立項也無法一碗水端平。
想要爭取資源,就必須要讓人們看到相應的研究成果。劉巴想要修一條從修都到廣牧的大道,就必須要讓更多的人看到修路有絕對成功的把握。
治理沙漠,治是關鍵!只有讓沙漠得到抑制,才會出現理的可能性。“理”顧名思義就是梳理,也就是修路的意思。
趙統的意見很中肯,單純的立項抗干擾材料或者是抗早植物的研究,很難透過興漢學院的稽核。前者週期太長,技術條件也不成熟;後者見效太快,不利於後續的研究深入,有浪費資源的詬病。
劉巴同意了趙統的看法,決定統籌兼顧,合併立項。既解決了課題數量超限的問題,又可以確保持續不斷的資金來源。
庫布齊沙漠的三個年輕了,居然靠在沙丘上討論出了第一項百年計劃的超級工程的雛形。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