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李儒之後,甄宓找到了劉立,把她和李儒談話的內容複述了一遍。然後才說:“繼祖,王爺不在梅園,所有的事情都得你拿主意?公孫家想要重回山海關,居然說動函谷關李家北遷封狼山,取代霍家鎮壓封狼山的氣運。”
劉立忙問:“大娘,固本五姓的存在,就是為了鎮壓天下氣運,攻守兼備!李家代霍,倒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
甄宓說:“繼祖不要大意。李家北遷,就意味著家族勢力的擴大。一旦四方大姓變成了五方大姓,華夏的局勢就會失衡。李家想要封狼山,就得放棄華山祖地,把關中門戶拱手相讓。如今洛陽八關尚屬曹魏,取與不取,你來做決定吧!”
劉立說:“大娘,當年父親率領大軍離開梅園征討四方,才建立起了幽州的根基。如今到了量變引起質變的時候了,我決定全力以赴的謀略潼關。欲取潼關,先奪南陽!”
劉立命陳琳起草命令:
葛坡鎮帥陳到,遣督帥魏延,參謀長楊修隨軍,統兵五萬作為中路軍,攻取葉縣,宛城和酈縣。
合肥鎮帥張遼,遣督帥高順和曹性,領兵七萬作為南路軍,取新野,懾樊城,奪冠軍。
李儒之子李文入高順軍中聽用,開啟建功立業的仕途。
虎牢鎮帥鄧艾,參謀長龐統,持李家令牌,攜十二萬大軍攻略潼關,順勢奪取洛陽周邊。
臨戰決斷,各部主將負責指揮軍事行動,參謀長僅有建議權。
梅園的命令以軍中信鴿傳出,很快就到了前方大將的手中。李文輕車簡從,從西山城出發,趕赴新野與高順大軍會合。
先說北路,鄧艾接到梅園的命令之後,讓龐統設計了襲取潼關的計劃。經過一番論證之後,鄧艾有些垂頭喪氣的說:“士元大哥,樂文謙的態度決定了一切。咱們把希望寄託在李家的令牌上,似乎有些不智?”
龐統說:“人心難測!然而富貴險中求。拿下潼關。興漢軍就處於戰略主動了。這是關係到梅園大計的勝負手呀!即便是冒險,咱們也要嘗試。”
恰好有商隊路過虎牢關,想要透過潼關到長安城送貨。該商隊擁有曹洪府簽發的路引。龐統心生一計,決定化妝潛入潼關。
按照商隊的路引制式,龐統把三百人的護商隊加了一個零變成了三千人。為了增加商隊的可信度,他還按照護商隊的人員組成按照相應的比例從虎牢鎮帥軍中抽調。
貨物的數量同樣是十倍,反正都是走私品,以武器裝備為主。倒也給了龐統方便。
龐統帶著龐大的商隊順利的透過了洛陽城。在經過弘農的時候,恰逢曹軍攻克運城。處於興奮狀態的弘農守軍,居然放鬆了警惕。
到達潼關的時候,守關校尉見商隊的規模超出了想象,根本就不敢擅自作主。無論龐統給多少錢,他都拒絕了,執意要請示守關大將樂進。
樂進來到關門口的時候,一眼就認出了龐統。他正要揭穿龐統的身份,低頭卻看見了龐統掛在腰間的李家令牌。
樂進無法迴避,只能開口放行。在城門校尉驚訝的目光中,龐統的商隊進了潼關。
龐統跟著樂進進了潼關將軍府,兩人在書房中就坐。
樂進問:“士元先生腰間的令牌,可否借我瞧瞧?”
龐統說:“樂將軍,請!”
說完,龐統解下腰間的令牌,遞給了樂進。
樂進仔細的檢查了令牌,垂頭喪氣的問道:“魏王待我恩重如山,士元先生打算讓我如何配合?”
龐統說:“樂將軍可要考慮清楚了!李家才是真正決定樂家命運的人。魏王可以給你權勢和地位,卻給不了樂家傳承不絕的命運。”
樂進聽懂了龐統的警告,一旦他選擇替曹魏盡忠,樂家就會被李家拋棄並且打壓。固本五姓想要打擊一個世家,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