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張家徹底的被朱雋連根拔起了,至少在天下豪強的眼中是這樣的。
至於劉正,只不過是一個萬惡的幫兇而已。還沒有資格吸引世家豪強的火力。
其實朱雋也是不夠格的,他身後的天下共主漢室,才是世家豪強想要針對的目標。
當錢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就會奢望長生,而探索龍脈的奧秘,就是開啟長生之路的第一步。
宛城的動亂在漢室大軍的強勢介入之下得到了平息。
為了緩解人地矛盾,朱雋決定拿出宛城張家的土地分配給既沒有土地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百姓。
宛城被劉正先後送走十幾萬人之後,朱雋的分田分地恰到好處的解決了南陽百姓與漢室官府之間的矛盾。
然而在黃巾軍的控制區域內,百姓依舊仇恨漢室官府。
大軍休整半個月之後,朱雋下令繼續進攻。
孫策派黃蓋作為先鋒,朝孫仲盤踞的平氏前進。
劉正派太史慈率兩棲團走在最前面,與黃蓋一同出發。
離開宛城之後,黃蓋帶著北軍剛靠近魏家坳,就見一群男女老少義憤填膺的衝了出來。
他們拿著鋤頭扁擔,見到北軍將士就一頓打砸。
黃蓋是個直腸子,見有人圍攻自己的兄弟,當即便下令反擊。
一隊裝備精良的北軍精銳,對上一群鋤頭扁擔的鄉村百姓,那結果可想而知。
太史慈帶人趕到的時候,黃蓋正舉起手中的板斧劈向了一個和呂蒙差不多年歲的少年。
少年舞著鋤頭,與黃蓋鬥了一個旗鼓相當。
黃蓋見居然拿不下一個毛頭小子,憤怒之下加大了攻擊的力度。
少年手中的鋤頭終於不堪重負,斷成了兩截。
眼看少年就要命喪黃蓋斧下,太史慈也是百姓出身,在同情心的驅使之下竟然張弓搭箭,射偏了板斧,救了少年一命。
黃蓋大怒,舍了少年直奔太史慈。
身後的兩棲團戰士見太史慈有心救人,忙把少年拉入隊伍中保護了起來。
黃蓋舞動雙斧,專門朝著太史慈的要害上招呼。
太史慈閃避幾個回合之後,見黃蓋依舊不依不饒,心中也怒了,收起長弓,取出雙戟就和黃蓋鬥了起來。
北軍精銳和興漢軍都不陌生,見雙方主將鬥得正酣,再加上沒有得到將令,也就不敢自作主張展開混戰。
太史慈勇烈,又經常和典韋那樣的超級武將切磋。對付大力士還是有一定的心得,很快就佔據了上風。
黃蓋卻是越鬥越心驚,又拉不下臉討饒,更是自忖太史慈不敢痛下殺手,這才強撐著不願意認輸。
面對黃蓋這樣的滾刀肉,太史慈也是老虎吃刺蝟,無從下口。
不過太史慈也不是吃素的,心想,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就開始給黃蓋真正的壓力。
當劉正和孫策帶著大部隊趕到的時候,黃蓋已經落在下風很久了,太史慈也裝出一副勉強支撐的樣子。
劉正大喝一聲:“住手!”
策馬衝出,梨花槍左擋右挑,分開了兩人。
黃蓋心中有氣,居然想要對劉正動手。
孫策忙衝上去架住了黃蓋的斧子,大吼一聲:“黃叔……”
郭嘉忙上前問太史慈:“二哥,到底是怎麼回事?”
太史慈忙把黃蓋屠殺百姓,自己憤而出手,從他手中搶下了最後一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