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圍觀的群眾居然眉開眼笑的離開了。
東方月不信這個邪,於是就找幾個百姓瞭解了一下真實的情況。
她這才知道,主持開工儀式的是衛真,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理由考慮,居然臨時決定拿出一筆錢來,作為拆遷百姓的過年紅包。
百姓得了實惠,自然就不願意多生事端。
安安穩穩過好年,熱熱鬧鬧過大年。
這就是百姓的生活態度,即使是那些想要貪小便宜的二流子,也不會自找麻煩的出頭鬧事。
一切都以過年為重。
劉正說:“小月,百姓需求的東西真的不多。”
窮人需要的是吃飽穿暖,富人需要的是安寧和平。
興漢國作為百姓的代表,秉持公道,手中拿的是義理天平。
一頭是富人,一頭是窮人。
在貧與富之間找到平衡點,才是長治久安的開始。
亂世創造了窮人和富人的成就標準,太平盛世才能各安其位,保留住各自的階層地位。
寧為太平犬,莫做離亂人。
當今天下,諸侯王林立,互相之間攻伐不休。
富人可以選擇向遠處遷徙,窮人就只能瑟瑟發抖的等待命運的裁決。
就像是興漢國周邊,那些有錢的百姓才有機會逃難,至於窮人,離開了勞動崗位就得餓死,哪裡有機會千里逃亡呢?
東方月說:“夫君,你說得對。”
在亂世的時候,富人可以選擇,窮人就只能麻木不仁的隨波逐流。
畢竟富人不愁吃喝,才有資格談大義。
窮人想要養家餬口,誰能夠給口飯吃,就會幫誰做事。
就像是很多流傳下來的家族,可以堅持底線的根本,那就是不差錢。
至於窮人,不做順民就得餓死,或者是被新崛起的勢力殺死。
這就是矛盾,窮人變富了,才有能力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選擇。
劉正說:“小月,這就是興漢國努力發展的根本原因。”
想要百姓知書達禮明大義,就得先讓百姓吃飽穿暖上學堂。
吃誰的飯,穿誰的衣,就跟著誰走,這就是百姓的選擇。
富人選擇誰,同樣也只有一個標準,誰讓富人心裡痛快了,富人就會不惜一切代價的給予回報。
興漢國以法安民,依律治民,讓窮人有飯可吃,讓富人有大義可循,這就是爭奪天下的根本。
煎茶鋪發生的一切,只是整個興漢國的一個縮影。
透過這幾天的親身經歷,讓劉正明白了兩件事情:
一是跟窮人只談衣食住行,不提大道義理。
二是跟富人大談天下公道,讓他們明白堅守的意義。
這就是天下,百姓所處的位置不同,思考的問題也就不同。
劉正總算是明白了先賢的兩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