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繼續向賓徒開進。
才剛起程,龐統就拍馬追了上來。
劉正問:“士元,關於攻略整個遼東屬國的作戰計劃,你制定好了嗎?”
龐統回答說:“王爺,昌黎是烏桓人的大本營。”
咱們這樣主動進攻,會不會迫使丘力居狗急跳牆呀?
劉正說:“為了整個遼東屬國的安全,昌黎城這根刺得拔。”
兩說這可是切斷白馬王公孫瓚的後路,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賓徒北面的義縣,正好可以作為大軍的駐地。
龐統問:“王爺,出動大軍進行戰略決戰,真的可以解決遼東屬國的問題嗎?”
劉正想了想,搖了搖頭,慢慢的開口說:“士元,遼東屬國自從建立以來,就是幽州的一塊毒瘤。”
特別是最近十年,烏桓人肆無忌憚的搶掠郡縣,甚至在張舉禍亂幽州的時候,丘力居的鐵騎居然到達了上谷郡。
幽州百姓對烏桓人的感覺只有一個——那就是深惡痛絕。
其實日子過得最苦的,還是遼東屬國中的漢人百姓。
在燕王劉虞主政幽州的這些年裡,遼東屬國的漢人百姓,既要忍受漢室官吏的盤剝,又要時時刻刻的警惕烏桓人的搶掠。
丘力居的發展壯大,都是踩著漢人的屍骨實現的。
然而燕王劉虞,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吹與烏桓人為善,甚至主動給烏桓人送武器。
在興漢軍與烏桓人對峙的這絲年,丘力居在燕王劉虞的大力扶持下,居然打造出了十五萬烏桓突騎。
劉正簡直就是恨不得將燕王劉虞碎屍萬段。
興漢軍面對十五萬烏桓突騎,想要戰而勝之,只得抽調主力參照。
好在遼東屬國的漢人百姓,都是有血性的,劉正才有底氣在義縣駐軍,直接壓垮丘力居。
興漢軍各部立即向義縣集結:
前鋒是馬超的兩萬神威軍。
中軍是徐榮的三萬遼東軍。
後軍是趙雲的五萬白馬軍。
左翼是周倉的一萬大刀軍。
右翼是張繡的兩萬槍騎軍。
十三萬興漢軍雲集義縣,大張旗鼓的與丘力居對峙。
為了鍛鍊徐榮的帶兵能力,除了白馬軍之外,剩下的八萬大軍,都讓他來指揮。
劉正和龐統做起了甩手掌櫃。
其實要不是賓河遭災,劉正根本就不打算親征。
在龐統等人的強烈要求之下,劉正已經被限制了自由,再也不能隨隨便便的上前線了。
這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呀。
然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更何況是混亂不堪的戰場,受傷更是家常便飯。
劉正麾下的大將,可不想在忙活了一番之後,由於他的意外受傷,搞得大家都沒有功勞收了。
在文臣武將的齊心協力之下,劉正鬥將的資格,被刑部毫不留情的剝奪了。
當判決書送到劉正的手中之後,他有些哭笑不得。
然而為了維護刑部的權威,劉正只得捏著鼻子認命了。
畢竟興漢王安全保護法明文規定了劉正的義務,他要是敢帶頭違反規定,興漢軍的法律就會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