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決定拼掉郭汜,然後另圖大計。
皇甫酈勸諫說:“不可。遠古時期有窮氏的后羿,自恃善射,不肯與族人共患難,以至於身死族亡。”
太師董卓擁有西涼鐵騎二十萬,你可是親身經歷過的。
呂布受了恩惠,反而恩將仇報。
不過是半日的功夫,就身死道消,頭懸國門。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獨木難支的道理,李大司馬難道會不懂嗎?
大司馬身為百官之首,持鉞仗節,子孫宗族,皆居顯位,國恩不可謂不厚。
如今郭阿多劫持公卿固然有罪。
然而大司馬威脅至尊,這後果誰輕誰重,難道不是一目瞭然的嗎?”
李傕大怒,拔劍在手喝罵:“獻帝派你作為特使,是來挑釁我的嗎?”
老子先砍了你的頭!
騎都尉楊奉勸諫說:如今郭汜還沒有剷除。”
要是為了洩憤而殺了獻帝的特使,那麼郭汜又師出有名了。
天下諸侯要是聲援郭汜,咱們可就是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的了。
左靈也上前拼命的勸阻,李傕怒吼一番之後,扔掉了手中的長劍。
左靈遂推著皇甫酈,走出了李傕的主帳。
皇甫酈大叫說:“李傕拒不奉詔,這是想要弒君自立呀!”
侍中胡邈急忙制止說:“不要胡言亂語,恐怕會有殺身之禍呀。”
皇甫酈說:“胡敬才!你亦身為朝廷之臣,怎麼替反賊說話呢?”
君辱臣死,我即便是被李傕殺了,也是盡了人臣的本份!
胡邈反問:“你這樣口無遮攔,不是在逼迫李傕犯上作亂嗎?”
萬一獻帝遭厄,你就是罪魁禍首。
獻帝得知了皇甫酈的行為之後,生怕會引火燒身。
於是就緊急詔令皇甫酈回西涼,不要再刺激到李傕了。
李傕麾下的西涼鐵騎,幾乎全部都是西涼人,更有相當數量的羌人僕從兵作為輔助。
然而皇甫酈卻在西涼人中間大肆的宣揚說:“李傕準備殺獻帝謀反自立,追隨他的人都是反賊同黨,後果就是誅滅九族。”
很多西涼人聽了皇甫酈的話之後,都如喪考妣,從此軍心潰散。
李傕聽了皇甫酈的誅心之言,勃然大怒,派遣虎賁中郎將王昌追殺他。
王昌知道皇甫酈是心懷忠義的人,只追出了十里,連皇甫酈的背影都沒有見著,就收兵回營了。
王昌回報說:“皇甫酈逃得太快,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沒有殺成。”
李傕聽了之後,也不以為然。
區區一個皇甫酈而已,跑了也就跑了吧!
左靈又悄悄的對羌人僕從兵說:“獻帝知道你們都是忠義之士,久戰疲憊,勞苦功高。”
獻帝密詔:
讓你們都各自回家,責成地方要員論功行賞,全部都重重有賞。
羌人僕從兵都在抱怨,李傕不給封爵和賞賜。
於是就聽了左靈的話,不肯再為李傕賣命。
不過數日的功夫,數萬僕從兵全成了逃兵,李傕的實力銳減,只剩下本部的西涼鐵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