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含淚進食,有的人寧願餓死也不吃。
獻帝大罵:“李傕惡賊,真是欺君罔上呀!”
侍中楊琦急奏勸諫說:“李傕生性殘暴。”
事已至此,陛下也只能忍耐一些時日,不要與李傕對著幹。
獻帝低頭不語,捂住了臉哭了起來。
一身沾滿了塵土的龍袍,袖子上面全部都是淚呀。
突然有人說:“陛下快看!”
獻帝在眾人的扶持之下放眼望去。
只見一路軍馬,槍刀映日,金鼓震天,前來救駕。
獻帝忙派人打聽是誰的隊伍呢?
一刻鐘之後,楊琦回報:
來的人是郭汜。
獻帝的一顆心由希望轉為悲傷。
郿塢之外喊殺之聲一浪高過一浪。
原來李傕不肯坐以待斃,帶著西涼鐵騎出郿塢迎戰郭汜。
李傕用馬鞭指著郭汜大罵說:“我自認為待你郭阿多不薄,你為什麼要謀害我呢?”
郭汜回答說:“像你這樣的反賊,人人得而誅之!”
李傕狡辯說:“獻帝的車駕在此,為什麼要誣陷好人呢?”
郭汜喝問:“你這是劫駕,有你這樣保駕的嗎?”
李傕說:“既然你我各執一詞,那就不要多說廢話了!”
我們兩個還是按照以前的老規矩,大家都不許用軍士,以武藝論輸贏。
贏了的人,就把獻帝帶回去供養。
二人就在陣前捉對廝殺。
戰到十合,不分勝負。
只見伏完拍馬而來,大聲說:“兩位將軍都是朝廷的棟樑,這樣逞匹夫之勇,不是在惹人笑話嗎?”
老夫不才,特地邀請文武百官共同見證,希望兩位可以講和,休兵罷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傕和郭汜見無法分出勝負,於是就各自收兵四營。
伏完與楊琦會合朝廷的文武百官,共計有六十餘人。
他們先到郭汜的大營之中勸和。
郭汜心生一計,竟然將文武百官一律扣押。
伏完問:“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才來多,你為什麼要如此對待我們呢?”
郭汜說:“李傕劫持獻帝,已經難以挽回了。”
我要是不扣押文武百官,一旦你們到了李傕的營中,那我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反賊了。
伏完問:“你們兩個人,一個劫持獻帝;一個扣押文武百官,你們到底是想要幹什麼呢?”
郭汜聞言大怒,拔劍就要砍殺伏完。
郭汜已經查清楚了,整件事情就是伏完開的頭。
如今還好意思裝起了好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