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見龐統得到了教訓,於是就不再理會了。
既然做了一任定陶令,就得努力讓百姓認可。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靠耍個性的歪門邪道獲得升遷,先聽一聽治下百姓怎麼說吧!
龐統說:“侯爺,我錯了!”
劉正看著龐統,緩緩的說:“下不為例!”
定陶令雖然官小位卑,但是涉及到數十萬百姓的生計。
這就不是小事情了。
你覺得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卻是整個興漢軍的根基。
要是興漢軍有百十來個你這樣的官員,不用別人來攻打,興漢軍就得自行崩潰了。
當官就得辦實事,有了實實在在的政績,才能挺直了腰板說話。
龐統聽了劉正的話,認真的說:“侯爺,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劉正說:“士元,從哪裡跌倒的,就從哪裡爬起來,你好自為之吧!”
劉正說完就走了,畢竟定陶軍團的事情很多,他不可能在龐統的身上耽擱了太多的時間。
龐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的做事,替百姓謀福利。
劉正回到指揮部以後,楊修送來了一封情報。
劉正仔細的看過之後,心中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揮之不去。
魏武侯曹操為了平息糧亂,強殺張邈一家。
然而張邈的弟弟張超,卻是躲過了一劫,從此不知所終。
……
應邵到了徐州彭城,順利的見著了曹嵩,把曹操的書信取了出來。
曹嵩看過書信之後,就對應邵說:“既然吉利他有了基業,曹家就搬到兗州去吧!”
應邵得了曹嵩的手令之後,就去安排佈置了。
曹嵩去找陶謙辭行。
陶謙問:“叔父,我與魏武侯曹操師出同門,情同手足。待您如同親生父親一般,是我招待不周嗎?”
曹嵩說:“阿瞞遇到大麻煩了,想讓我這把老骨頭去幫襯幫襯。”
恭祖你誤會了,曹家在譙郡,一直承蒙你的照顧,我到了陳留郡之後,一定會跟阿瞞說道說道的。
陶謙說:“叔父要走,我也不能強留。”
不如等我安排好徐州的事情,親自送您去陳留。
我們師兄弟好多年沒有見面了,是時候去見上一面了。
曹嵩說:“恭祖是徐州牧,政務繁忙,就不必為了我而荒廢政事了。”
阿瞞已經派心腹幹員應邵,來彭城幫著搬家,就不必勞煩恭祖了。
陶謙苦苦相勸,堅持送曹嵩到陳留。
曹嵩拿出長者的身份,拒絕了陶謙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