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帝在新年大朝會之後,於中平二年正月初九,西園勞軍,酬功將士們。
萬餘有功將士,雲集西園校場。
北中郎將府居中,分為五部,本部最大,劉曹袁陶各五百人。
左中郎將府居左,麾下只有一個傅燮部撐門面。
右中郎將府居右,麾下袁術和孫策,身後閻象,紀靈,周瑜,程黃祖韓。
漢帝頒詔:
北中郎將盧植,斬張角,定廣宗,滅張梁。
晉爵廣宗侯,領驃騎將軍,於洛陽城中,開府治事,拱衛京師。
左中郎將皇甫嵩,陽城斬張寶,東郡平賊亂,巡視青徐,揚我漢威。
晉爵陽城侯,領車騎將軍,入主冀州,代天牧民,安定地方。
右中郎將朱雋,掃平南陽黃巾軍,確保京師安全。
晉爵宛城侯,領前將軍,駐軍酈縣,監控天下。
丹陽郡太守陶謙,吳郡克陳寶,揚州平賊亂。
晉爵丹陽侯,領徵東將軍,遷徐州牧。
張讓見三軍威壯,為了自身安全著想,便建議漢帝,效仿聖武皇帝舊事,重啟西園,置八校尉。
漢帝採納之後,趁熱打鐵,宣佈了西園八校尉的任命。
上軍校尉,漢帝親軍,小黃門,蹇碩。
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任縣侯,袁紹字本初。
典軍校尉,濟南相,昔陽亭侯,曹操字孟德。
平賊校尉,孝義中郎將,酒侯,劉正字佑興。
左軍校尉,北地太守,白馬侯,傅燮字南容。
右軍校尉,議郎,袁術字公路。
北軍校尉,議郎,新野侯,孫策字伯符。
南軍校尉,議郎,樊城侯,劉表字景升。
除了蹇碩,其餘七人,都是一時俊傑。
漢帝命令:
蹇碩為尊,統領西園八校尉,正式與大將軍府相抗衡。
西園八校尉,除了漢帝親軍和平賊校尉部之外,其餘六人,均是脫胎於大將軍府。
這也是各方平衡的結果。
西園八校尉,盧門獨得四校,驃騎將軍府的威風,直追大將軍府。
盧植為了避嫌,託病在家。
陶謙,已經離開了洛陽城,前往徐州,上任去了。
劉曹與二袁,相約探視。
盧師閉門不納,他們也不好強求。
袁術地位最低,心中煩悶。
又被盧師拒之門外,更是怒火中燒。
曹操見袁術不爽,於是就提議說:“三位,天色尚早,盧師不納,歸營又無所事事。不如前往英雄酒肆,品美酒,賞美人,如何呀?”
曹操這話,甚合眾意。
四人忙將手中禮品,強行塞到了,盧府家兵的手中,然後揚長而去。
英雄酒肆中,桂苑秋香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