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張角再度啟陣聚兵,又一次硬撼顏良的盾陣。
兩千五百面方盾,在近萬名黃巾軍的強勢衝擊下,又有一千方盾成了廢鐵。
黃巾軍付出了四千人的傷亡。
五千中軍校尉部精銳,只剩下三千人了。
顏良帶著盾槍兵,在文丑和精弩兵的配合之下,邊打邊走,朝著校場方向走去。
校場是專門為中軍校尉部,量身定做的。
顏良和文丑密切配合,又有許攸出謀劃策。
再加上袁紹親自坐鎮,總算是在搖搖欲墜之中,頑強的扛住了黃巾軍的第一波衝擊。
日落收兵之後,張角回到了黃巾軍大營中。
張角問陶升:“小陶,今天的戰果怎麼樣呀?”
陶升問:“將軍,咱們這樣的血拼,到底是為了什麼呀?弟兄們打得太辛苦了,很多老兄弟,臨死的時候,還在拿牙齒咬敵人的方盾。”
張角嘆了一口氣說:“小陶,為了心中的理想,咱們不怕犧牲,也必須要犧牲,你明白了嗎?”
陶升回答說:“將軍,我想不明白。”
張角不再解釋了,流血只是為了,給活下來的人勇氣和希望。
陶升不能理解,張角是不會怪罪他的。
陶升不懂得犧牲的意義,張角也是在劉正的解說之下,才明白了——人只會在安逸中沉淪,在痛苦中蛻變。
黃巾軍已經窮途末路了,然而太平道,卻有著一線生機。
為了這一線生機,也為了給執行“希望工程”計劃的信眾們,堅持到底的勇氣。
黃巾軍戰士的血,必須要灑在與豪強世家,拼死搏殺的戰場上。
黃巾軍四面圍攻校場,然而校場在袁家的經營之下,早就變成了一座堡壘。
再配合上一千五百面方盾,黃巾軍的誓死衝擊,就變得蒼白無力了。
然而張角抱著必死之心,攻打平鄉縣城。並不是為了佔據城池,而是拼命的消耗袁家的底蘊。
張角只有一個目標——就算是打不垮袁家,也要消磨袁家的實力。
水滴石穿,袁家也抗拒不了,這樣的命運。
第一個收到求援信的,是屯兵與廣宗城對峙的,北中郎將府盧師。
盧師看完信之後,又問起了,一些戰場上的細節。
信使把知道全部講了出來。
盧師心想,廣宗是張角的大本營,更是黃巾軍主力仍在的象徵。
捨近求遠,馳援平鄉縣城,只怕會於事無補。
倒不如攻敵必救,強攻廣宗城,迫使黃巾軍後撤,則平鄉縣城之圍自解。
信使見盧植,已經有了出兵的全盤計劃,於是就迴轉平鄉,向袁紹覆命。
盧植說動就動,五萬大軍全力以赴,打算讓廣宗城裡留守的黃巾軍部隊,認識到他攻打廣宗的決心。
盧植打算用圍魏救趙的辦法,迫使張角退兵。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