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見興漢軍初立,百廢待興,雖然高層人才濟濟,但是基層卻是差強人意。
為了穩固根基,劉正決定分三步走,具體事務由魯肅負責。
第一步,設立論道館,招賢納士,獲得已經成型的人才,充實興漢軍。
論道館分文館和武館。
文館由劉正親自坐鎮,魯肅負責具體事務。
武館由典韋牽頭,黃忠等人輪流坐鎮。
第二步,先試崗,把基層的架子先搭起來,再從其中挑選有培養價值的人才,作為人才儲備加以培訓。
第三步,開展全民教育,蒙學掃盲,晉學取士,官學分科細務,儲備人才。
蒙學以村為單位,讓人人都有機會讀書認字。
晉學是把蒙學中表現優秀的學員集中起來,統一教授基礎學科,制定招生標準,規範招生考核。
官學是把優秀的晉學學員,分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替興漢軍儲備有用的人才。
劉正告訴魯肅,以上的安排便是近段時間吏部工作的重點。
劉正安排好之後,便到了南山深處的第一軍駐地。
趙雲、方悅、張繡、周泰等人列隊迎了出來。
幾人寒暄完畢之後,便提起了正事。
劉正問:“子龍,大軍都準備得怎麼樣?”
趙雲說:“已經完成編制,各團正在集訓。”
劉正隨後檢閱了第一軍的基本訓練。
發現了黑甲騎兵團在訓練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劉正說:“幼平,這黑甲騎兵團的戰馬還沒有到位嗎?”
周泰回答說:“已經就位了,只是丹陽團的戰士到了馬背上,連拿刀的力氣都沒有,我也不敢搞馬上集訓,怕出事!”
劉正說:“幼平,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丹陽團是步戰精銳,也得成為馬上雄師,大膽去做,有什麼不懂的,多與子龍等人商量,他們都是帶騎兵的好手,可以給你提供參考意見。”
周泰說:“司令放心,給我三個月,丹陽團一定可以: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
劉正說:“好,三個月之後,興漢軍將會在南山城中舉行會武演練,第一軍就指定由丹陽團參加。具體是哪支隊伍,到時候會臨時通知。”
劉正離開了丹陽團,又讓趙雲陪著去看了那一千白馬親衛的訓練。
趙子龍親自訓練的隊伍,就是不一樣。
營長叫夏侯蘭,是趙雲的同鄉,槍神的記名弟子。
白馬親衛的風格,與趙雲大同小異,一身白馬銀甲,手中銀槍,進退如同一人。
看來趙雲已經領悟了紀效新綱的精髓。
看到這裡,劉正對趙雲的統兵能力才算徹底的放心了。
劉正回到正在施工的南山城中司令部的時候,發現張世平已經等候在那裡了。
劉正大喜:“世平大哥,終於把你給盼來了,怎麼樣,想好了嗎?”
張世平面露愧色,對劉正說:“司令,對不起,世平不想放棄經商,無法勝任商部的工作。我向司令舉薦一個人,他的名字叫蘇雙,其人頗有學識,還有過一段從商的經歷,對於生財之道可是門清,勝過世平千萬倍。”
劉正本來想讓張世平任商部主事,可是他無意仕途,只好說:“我想見見那蘇雙,世平大哥儘快安排吧。”
張世平領命之後,就離開了南山城。
十天以後,蘇雙走進了司令部的議事廳。
蘇雙大禮叩拜說:“無極蘇雙,拜見劉司令。”
劉正問:“蘇雙,你可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