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向後側仰,不僅避開了水幕,還下滑了數米遠,脫離了梨花槍的籠罩範圍。
劉正趁勝追擊,踏江而行,如履平地。
甘寧見劉正只在江面上行走,以為他水性不佳,便心生一計。索性放棄了輕身功法,任憑整個身體砸入了深水之中。
劉正見甘寧突然消失,便知曉了他的打算,腳下用力,整個人潛入水中。
身上的護甲自主開啟潛水屬性,讓劉正如同游魚那般,專心致志的尋找起甘寧來。
梨花槍一寸長一寸強,刺向甘寧的時候,江水自動向兩旁分開。
甘寧揮動著峨眉雙刺,藉助江水之力抵消梨花槍上傳來的力道。
劉正勞而無功,暴雨梨花槍法雖然精妙絕倫,但是到了水下,終究有些水土不服,落了下乘。
甘寧的峨眉雙刺為水戰量身打造,只可惜近不得劉正的身,一時之間,兩人便誰也奈何不得誰,纏鬥在了一起。
兩個時辰之後,腹中傳來幾聲輕響,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收起了招式。
劉正望著甘寧,認真的說:“水上蛟龍,果然名不虛傳!”
甘寧也對劉正佩服有加,謙虛的說:“涿縣劉正,果然當世豪傑!”
兩人各回各船,水上交鋒一事,算是告了一個段落。
甘寧掉轉船頭,在前面引路。
劉正讓船老大起錨,尾隨其後。
抵達臨江渡口之後,劉正結了船資,招呼趙雲和賈詡牽馬上岸。
恰逢甘寧率領錦帆眾登岸,雙方結伴同行。
甘寧見賈詡雙目微睜,隱隱有道道寒光激射而出,如芒刺在背,不敢有絲毫的輕慢之心。
又瞧見趙雲一副小白臉的模樣,更是病怏怏的樣子,便心生厭惡,鄙夷之態格外的明顯。
趙雲重新腳踏實地,無遐理會甘寧的心思,專心致志的重新適應,調整個人狀態。
甘寧邀劉正三人入酒肆敘話,劉正慨然應允。
甘寧見劉正等人不似商客,更無財貨傍身。
雙方分主賓坐下之後,甘寧便問劉正:“佑興自西面而來,不知可為何事?”
劉正也不繞彎子,直接了當的說:“正聞臨江縣有一豪傑,端是英雄了得,特來結交。”
甘寧說:“寧仰仗父輩威名,行事無狀,倒是讓三位見笑了。”
劉正又說:“興霸提起此事,我倒是想問上一問,將來有何打算?”
甘寧回答說:“今有太平道替天安民,恐非正道,寧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劉正說:“興霸若無定計,不如隨我北上幽州,為大漢守邊,抗擊胡夷。”
甘寧推辭說:“寧在水上討生活,倒也無可厚非,到了北方之後,哪有用武之地?”
劉正說:“興霸縱橫長江,當知長江之東向入海。北有黃河,也東至大海。江上稱雄,又怎麼比得上揚帆海域。”
甘寧說:“佑興莫不是虛言誑我?”
劉正說:“興霸多慮了,正查閱幽州地誌,見那涿縣之東有一海,是為渤海,渤海灣內,有一近海之地,是天津渡。天津渡風沙猛烈,生長不毛。若是開拓得法,自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