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大軍連滾帶爬的逃回鄴城後,沒人守的烏巢就如邵曉瑜佈局那樣發展,被曹軍笑納了。
嗯?邵曉瑜做了什麼?本來不是火燒烏巢嗎?
因著這次‘官渡之戰’的發展跟歷史原本的情況有所出入,所以邵曉瑜在曹軍出發前,給出了一個建議──把烏巢的糧倉佔下、而非火燒。
雖然這些日子來,由揚州支援的糧草正源源不絕的往許昌運來,可是對於數量龐大的曹軍而言,這些東西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而既然此次是要把袁紹打回冀州,那袁軍放在烏巢這些糧草,就這麼一把火燒了不是太可惜了嗎?
一開始,聽到這建議的曹操內心是頗為意動,可在郭嘉一個反問後,他就立刻冷靜下來了。
郭嘉在第一時間,就直接點破了邵曉瑜這個計策的最大bug:如果此計失敗,那袁紹不就可以繼續據城而守?這種高風險的計劃,還不如用真火、直接絕了袁紹的後路來得好。
顯然,對於她這一計,郭嘉是站在絕對反對的立場上。
當然,邵曉瑜會提出這建議,自然也有其配套方法;她建議曹操,在發兵襲擊烏巢的同時,讓駐紮在陳留附近的守兵,即刻前往陳留做出攻城之勢。
“奉孝方才也說了,如今袁軍大多疲病,若是領軍者並非袁本初,或許此計有風險在,可如今在陳留指揮的,卻是袁紹本人……”
在原本的官渡之戰中,袁紹所在陽武背靠黃河,曹軍無法快速包圍、只能大破烏巢逼退袁紹;而如今的陳留,卻是曹操經營許久之地啊!
對附近地行熟到不行在熟的曹軍,此刻若急襲陳留,必能在天色光亮前抵達現場,甚至把附近的攻城車一同排程過去……
邵曉瑜一邊在腦袋中思考著自家蒐集到的情報,一邊組織著語言,把這個一知道袁紹退守在陳留,她就盡行過無數次模擬的計策娓娓道來。
“而且,若是爾等信得過我,那烏巢之處就交由我來處理,你們可直接率軍前往陳留,待袁紹收到烏巢失守一事、陷入驚慌失措之時,再發動進攻即可。”
邵曉瑜這一番話,不只說服了郭嘉,更也讓曹操直接拍板定案、決定雙管齊下。
人家都表示願意擔下奇襲這等風險最高的任務了,郭嘉也不好多說什麼。
畢竟,即使邵曉瑜奇襲失利,那他們這些圍守陳留的人,也可以趕在袁紹曾援烏巢前,直接趕去那補放一把火。或許如此一來,他們便無法達到大破袁軍的最佳戰績,可無論如何,迫使袁紹做出退兵動作都是必定會成功的。
想是這麼想,但為了避免邵曉瑜出差錯、無法將實時戰況傳回,郭嘉還是指派了于禁、曹仁兩位曹營的大將,騎著最精銳的快馬隨著她前去烏巢。
至於,邵曉瑜是把火燒烏巢的火變成‘假火’的嘛……
其實說起來,倒也沒什麼困難的。
前面說過,邵曉瑜手下的兵實戰能力不怎麼強,可是機動性卻是一等一的。
因此,在她一馬當先、直接突破了淳于瓊守軍的防線後,她的部下便一路跟進,在沿著進攻的途徑,朝地上撒上磷粉。
要知道,由於邵曉瑜手中的馬都是涼州的上等良駒,所以當她率兵趕到陳留時,午時可都還沒過。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她選用的進攻時機,是夜半時分啊!
隨著撒在部隊後頭的磷粉一一燃起火光,邵曉瑜這支隊伍看在守軍眼中,就猶如踏火而行一般,直接從外頭往裡面殺去;再加上,領在前頭的邵曉瑜一刀一個小朋友的勇猛,完全沒有人是一合之將。
看到這種猶如天神下凡的敵軍,守衛烏巢的袁軍將士哪能不嚇破了膽呢?
慘叫聲、崩潰聲接連響起,整個袁軍駐紮的營地內,沒幾分鐘就陷入了大亂的情況,連敵軍實際的數量到底是多是少都弄不清楚。
而睡夢中驚醒的淳于瓊,看到外頭火光四起,自然認為是敵人來放火燒營了,在這種亂糟糟的局面下,他也只能趕緊安排身邊親信,前往陳留求援。
好死不死的,當袁紹收到駐守在烏巢的淳于瓊的求援信時,曹仁這邊也將‘火燒成功’的訊息,傳到了曹營這啊!
說實話,在袁紹大軍撤退的當下,淳于瓊這邊其實已經穩住情況、準備要追擊來搗亂的邵曉瑜了,可此刻的袁紹一心只想逃離曹軍的圍捕,根本沒空繞來烏巢看上一看……
於是乎,最後自然就是袁紹成功上船、曹操大軍在打下陳留後,順便把烏巢給納入囊中的情況了。
“啊?邵將軍走了?”
確認完烏巢這的糧草沒受到破壞的郭嘉,本來是想當面跟邵曉瑜道謝下的,可惜當他詢問留在這的于禁時,竟然收到了邵曉瑜在曹軍趕到前,就已經先行來開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