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打完了這一仗,最硬的骨頭也就啃完了。”
“況且,從秋田到江戶,再到大阪、廣島,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四個方向同時出現了敵軍。”
“各藩的大名們自顧不暇,也未必能抽出多少兵力去馳援江戶城。”
“這就是朕的大體謀劃,你們覺得如何?可有什麼紕漏?”
“皇上的謀劃十分周詳,”何志遠道:“臣還有一問,我軍對敵方的軍人自然是毫不留情。”
“但畢竟這是滅國之戰,倘若百姓們群起反抗,該如此措置?”
“正因為有這個顧慮,所以朕才要留下他們那個傀儡天皇,”乾隆道:“日本人口雖然有幾千萬,但他們實行的是兵農分離的制度。”
“作為職業軍人的武士都加起來也不過是幾十萬人,其他的農民和工商業者沒有武士那樣的地位和待遇,也犯不著為誰賣命。”
“幕府平時向他們徵收稅賦田租時一點兒都不手軟,他們也不大會在意將軍大名們的死活,他們在意的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和那個天皇。”
“把京都死死的圍定了,再把幕府和各藩的軍隊都消滅乾淨,然後再像當年對付朝鮮那樣處置。”
“櫻町若是肯來中國本土,朕可以封他個親王,不僅保他一生的榮華富貴,還可以保他全族人和全國的百姓平安無虞。”
“武家政治已經把日本的皇權架空數百年了,他連當年的李晌都不如,打登基那天起就是個提線木偶,一天的權柄都不曾握過。”
“就是我們不把德川幕府消滅,他到死也還是個傀儡,除去頂著天皇那個虛名,和到北京來做個親王有什麼區別?”
“他肯來,日本要亡國;他不肯來,日本一樣也要亡國,而且會亡得更慘,他和他的全族人也都要死無喪身之地!”
“你們各路大軍攻上本州島的時候,當地的平民若是不反抗,也不必傷害他們。”
“只要有人膽敢反抗,那就是我們的敵人,要乾淨徹底的予以殲滅,不留後患!”
“先不要同當地的平民有什麼交流,只說我們出兵就是為了消滅德川幕府。”
“當年豐臣秀吉能悍然出兵朝鮮,意欲先滅朝鮮,再圖中國,只是因為他們實力不濟,才敗給了朝鮮和前明的聯軍。”
“如今我們有了這個實力,為什麼不能來打他們?這裡沒有什麼道理好講!”
“等把他們的天皇勸來了北京,再去遷移他們就容易多了。”
“當然,這還只是朕的一廂情願,替他們想了一個最好的出路。”
“倘若櫻町冥頑不靈,不肯屈從,朕也別無他法。既然他都不在意族人和百姓的死活,朕又何必多操那份閒心?”
“先餓死京都一城的人,再強行遷移國內的百姓,肯走的就能留下一條命,不肯走的就去為他們的天皇陪葬!”
“現在是三月中旬,大體就定在兩個月後向日本進兵!儘量爭取幾路大軍在相近的時間裡打響戰鬥。”
“讓德川吉宗父子倆方寸大亂,不知道該如何調兵應戰!”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