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向東來看,自烏拉爾山到葉尼塞河,哦不,現在叫北河,這之間的地域設為一省。”
“北河以東的部分,就如當年索額圖的想法那樣,以勒拿河與北海為界劃分出兩個省。”
“這樣整個西伯利亞就劃為了三個省,面積也相差不多,每個省的南部都與內地犬牙交錯。”
“這只是臣等的見識,最終還是要由聖意來裁奪。”說罷,他將木棍雙手捧還了乾隆。
“這分的大體不差,與朕的想法不謀而合,”乾隆在圖上指點著道:“那就這樣定下來。”
“烏拉爾山以東,葉尼塞河以西設為北寧省,省城就在這,北寧府,原來的託博爾斯克,北寧省境內的鄂畢河改名為北安河。”
“葉尼塞河以東到勒拿河及北海一線,就以北海命名,稱為北海省,省城就設在這,布拉茨克。”
“這也是一百多年的老城堡了,以後改名為泰康府。”
“最東邊這個省,就以境內的外興安嶺命名,稱為興安省,省城設在這裡,勒拿河中游的雅庫茨克,改名為興安府,勒拿河也改名為興安河。”
“你們看這樣如何?”乾隆最後問道。
弘晝道:“皇上,臣弟有一事不解。這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就是如今的北安府,連線著西伯利亞驛道,又是葉尼塞河邊的重鎮。”
“位置極為重要,而且建有大規模的要塞和軍港,為什麼沒用來作為省城?”
“問得好,”乾隆道:“來看看咱們剛剛劃分出來的北邊三個省,西邊的北寧省因為靠近烏拉爾山,以前人口較多,城堡要塞也建了不少。”
“靖西府、北寧府、秋明、鄂木斯克、託木斯克這些,交通相對比較便利,將來移民實邊的難度會稍小一些。”
“但這中間的北海省和東邊的興安省就不一樣了,一片荒涼,交通不便,幾近蠻荒。”
“要想把人口遷過來,讓這兩省的人氣兒多起來,就非得下大氣力不可,就需要朝廷在這兩個省各立起一根定海神針!”
“北海省的定海神針就是北安府,興安省的就是這裡,離著北海不遠的烏蘭烏德,它是北海東邊的門戶,就改名為海東府。”
“北安和海東兩府不歸省裡管,歸朝廷直轄,要將大把的銀子都投進去,把這兩個地方建成北方重鎮,才好吸引百姓去安家落戶。”
老辣的張廷玉立時就明白了乾隆的深意,西伯利亞的這三個省太大了!一個省相當於內地數個省加起來的大小。
皇上這是擔心它們日後被別有用心之人割據自立,將這大片的土地從版圖中分裂出去,所以預先佈下了這兩顆棋子。
北安府在西伯利亞最大的河流邊上,海東府守著西伯利亞最大的湖泊。
水上交通極為便利,只要不是封凍期,大型戰船可以隨意航行,在河網密佈的西伯利亞往來穿梭。
如果再輔以陸上的便利交通,就可以在這裡佈置大量的水師和騎兵步兵。
中央政府把這兩個地方牢牢的抓在手裡,就再不怕這兩省有變,說它們是定海神針一點兒也不為過。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