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時候他還下令停止進攻,看來他們是真心想停戰了。”
“標下也是這麼想,”孫成棟道:“頭晌剛剛有一夥哨探從西邊回來,報說秋明那裡一切如故,沒有一點大軍結集的跡象。”
“現在整個烏拉爾山以西怕是隻有阿列克謝這一支大軍了,他們沒有援軍可以指望,拖延一下只會對我們有利。”
“說得在理,”嶽鍾琪道:“我猜想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們國內出了變故,二是西邊又起了戰事,他們兩線不能兼顧了。”
“不管怎樣,我們仍然不可掉以輕心,給各協傳令下去,是戰是和,目前尚未確定,這仗隨時會再打起來。”
“要時刻提防著敵人突然襲擊,全軍上下不得懈怠,隨時準備應戰!”
葉夫根尼的兩個隨從快馬加鞭,飛也似的向西狂奔,馬蹄踏在還未踩實的雪地上,把積雪揚起了老高。
米哈伊爾此刻正在路邊的雪地裡焦躁的來回踱著,不時的抬眼向東張望。
隨從將棉大衣疊起來放在了路邊的一塊石頭上讓他坐下歇息,他卻根本不能安心的坐下來。
作為一名資深的外交官,幾十年來經歷過無數驚濤駭浪,狂風暴雨,他絕少像現在這樣有失沉穩。
說來也難怪,因為烏拉爾山以西的形勢確實已經迫在眉睫,危如累卵,毫不誇張的說,俄羅斯帝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與清朝的情況頗有相似之處,俄羅斯帝國也有許多王公、大貴族擁有大量的世襲領地。
隨著土地兼併的漸趨嚴重,農民的農奴化程度也日益加深,廣大農奴和領主之間的矛盾也隨之加劇。
沙皇則完全的站在了王公貴族的一邊,不僅對廣大農奴進行殘酷的剝削,甚至在法律中明確規定,領主有權在領地內對農民進行鞭笞、拷問、關押和判決。
這無疑讓貪得無厭的領主們更加肆無忌憚的壓榨和奴役農民,而農奴們的處境則愈發的悲慘。
連年的對外戰爭又極大的加重了農民的負擔,直接國稅和徭役毫無限制的增長,被逼得沒有了活路的農奴暴發了多次的起義和抗爭。
彼得一世在位期間,學習西歐的先進技術,興辦工廠、發展貿易,在許多領域實行了西化改革。
使得俄國的國力有了極大的增加,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尖銳矛盾也有所緩解。
但自從1725年彼得一世死後,俄國在短短的十六年間換了五位皇帝,俄國在各方面都出現了倒退,昔日的“彼得盛世”已經風光不再。
連續多年的俄瑞戰爭、俄土戰爭已經把底層的民眾壓得透不過氣來。
尤其是與清國開戰之後,龐大的戰爭開支都要從底層民眾身上盤剝壓榨而來。
西邊還沒消停,東邊又打了起來,窮苦百姓再也看不到一絲希望。
就像一顆火苗落在原本已經乾透了的柴草上,烈火終於被引燃了!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