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穿越過千年的歷史,多話過那些大名鼎鼎的蓋世英豪,千古一帝。
在見證過歲月的滄桑之後,同時也鍛鍊了顧峰的心境。
與此同時。
因為華夏日報把顧峰評為青年國土,整個網路上面對於此的議論沸沸揚揚。
“不對吧,這麼年輕了,怎麼可以叫國土,袁爺爺那樣的才配得上!”
“對啊,鍾爺爺那樣的,顧峰雖然有貢獻,但是資歷太淺,也太年前,這樣有點難服眾啊。”
“胡說,顧峰這樣的還難服眾?”
“呵呵,如果你也可以憑藉一人之力,用華夏的文化影響一億外國人,那麼我也願意稱你一句國士無雙。”
“別酸了,不就是看著人家年紀輕輕名利雙收。”
“你那隻眼睛看到我酸?我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我也很佩服顧峰,但還是覺得‘國土’這個頭銜分量太重了,可想而知他壓力多大啊!”
其實,華夏日報這個報道完全是誇張,因此看得出只是好意。
但就是因為評價太過高,所以引起了全國人們的譁然。
一直以來,眾人對“國士”的印象,都絕對不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上。
這又不是什麼傑出青年,這可是“國土”啊!
錢先生,鍾先生,袁先生他們一生為國貢獻,所以獲得這個名號理所應當。
但是顧峰只是一個央視的主持人。
但是做了幾期《典藏華夏》之後,他就被華夏日報評為“國士”,實在是讓某些人難以接受。
“我不是酸,我一直都認為顧峰很有才華!但是國士對於他來說也太早了。”
“沒錯,當然他在國外的影響力是很大,只是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大。”
“像錢先生,他的貢獻有目共睹,經過了時間的驗證,他的貢獻我們都清楚又多少,但是顧峰,我們還不知道。”
“而袁爺爺那樣,他也是經歷很多困難,養活了華夏那麼多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我們都是清清楚楚的。”
“不知道顧峰會怎麼回應,被吹得這麼高,他該不會承認了吧?”
很多都人都有所質疑,他們倒不是故意黑顧峰,只是有很多事不明白。
而面對這些評論自然也有反駁的。
“其實就是酸,你們要是覺得有問題,就給華夏日報打電話,還等顧峰迴應?這是顧峰自己評價自己的嗎?”
“對啊,關顧峰什麼事?他從頭到尾就什麼都沒說。”
“就是,華夏日報這麼說了,不服的話去找華夏日報理論。”
一時之間。
網路上對這件事什麼看法的都有。
挺顧峰的是大部分。
當然也有小部分認為顧峰配不上國士這個頭銜。
反對的人相當固執,要不是他們跳得太高,這件事熱度可能沒有這麼大。
但正是因為他們相爭不下,硬生生地把話題炒起來了。
就在他們爭吵不休的時候,一條重磅訊息從國外傳了過來!
“臥槽!顧峰被外國的官方媒體評選為三十歲以下最有影響力的世界精英了!”
“什麼???”
“真的假的,不會是什麼垃圾網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