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外婆叫吃飯了,那幾個小蘿蔔頭才從地上站起來,紛紛嬉笑著,爭搶著小跑去洗手。
而地面上,已經被他們橫七豎八的畫的亂七八糟了。
孫康看了眼亂七八糟的地面,嘴角止不住揚了起來,收起菸袋幹,也去洗手了。
那幾個小蘿蔔頭,今日是非常的興奮,洗手時,還在唸著,一加一等於二,二加二等於四。
兩個舅母實在是在滿意不過了,一家子,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孩子們的聲音,本就穿透力強,他們再扯著嗓子,齊刷刷的念著,於是,隔得老遠,都能聽到孫康家裡頭的熱鬧。
這時,就有村裡頭聽到的人,好奇了起來。
“哎,這孫康家是怎麼回事,今天怎麼這麼熱鬧?是什麼節日嗎?”
“不是,是他們的閨女和姑爺來了。”
“啊,閨女姑爺來了?她閨女不就嫁到了趙寨村嗎,這麼近,又不是幾年不回來,用得著這麼熱鬧嗎?”
“哈哈哈,這你就不知道了吧,現在趙氏家那姑爺,可是出息了呢。”
“誒?這怎麼說?我前些日子還聽說,她那姑爺不是斷了腿,被主家分出來了嗎?當初那孫馬的媳婦關氏,可沒少在街頭上幸災樂禍,怎麼,才沒多久,就忽然出息了?”
那婆子壓低了聲音道:“當初趙氏家的姑爺斷腿一事,可是壞事,關婆子肯定恨不得宣揚的,家家戶戶都知道了,現在這是好事,她估計擱家裡頭生悶氣呢,她不出來宣揚,還真沒多少人知道了。”
那婆子聽了,一副瞭然的表情。
街坊上,大多都是老鄰居了,誰家有個什麼事,誰家跟誰家有什麼恩怨,大多都是知道的。
這孫馬和孫康本來算是比較親近的一輩兒,他們的爹是親兄弟,起先兩家關係也不是很差,但是,自從兩家娶媳婦之後,關係就慢慢不好了。
關氏和趙氏是同時進門的新婦,可能是因為同時進門,又是一族的新婦,那關氏便處處都要與趙氏對比,還要事事比趙氏強才行。
趙氏沒進門多久,就生下了老大,關氏的肚子卻一直沒動靜,直到趙氏生下老二時,關氏才生了個兒子。
這一局敗了之後,關氏連表面關係都不裝了,見了趙氏就各種酸言酸語,指桑罵槐的,趙氏當然也不是軟柿子,任她陰陽怪氣,於是,兩人就吵了那麼幾次架。
但是,關係也沒到那種水火不容的地步,直到,孩子們都長大了,開始給兒子女兒說媒之後,便徹底爆發了。
原因就是,當初給孫梅說的媒,其實是陳莊的一戶秀才,而給關氏的女兒孫英說的媒,才是趙冬。
但是,當時的關氏看上的是陳秀才的身份和家底,而看不上趙冬這個泥腿子,於是,就從中作梗,將孫梅和陳秀才的婚事搞黃了。
然後,將自己女兒嫁了過去,孫梅最後就嫁給了趙冬。
壞人家姻緣,這麼惡毒的事,關氏都做的出來,趙氏也徹底跟關氏翻了臉,自此,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這些村裡街坊鄰居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