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孫梅的廚藝就好,也不知是不是錯覺,當天晚上的空心菜,感覺比之前吃的更加爽口好吃。
爽口的空心菜,加上蒜蓉的清香,那味道,簡直一絕,一家人吃的是非常滿足。
趙冬毫不吝嗇的誇讚:“媳婦,你這廚藝越來越好了啊。”
趙知潼也摸著圓滾滾的小肚子,奶聲奶氣的誇孃親做的飯菜好吃。
因為後天就要開始賣豆腐了,所以,今天晚上,兩人吃過飯,就開始做準備。
趙冬先將雜貨間裡的一口大缸給移了出來,這缸原先是裝糧食用的。
將其刷洗乾淨,就可以用來泡豆子了,缸挺大的,有個一米多高,一次就能泡兩差不過百斤的豆子。
第一天賣,也沒個標準,趙冬的意思是,就先泡個五十斤豆子,試試水。
等一切忙完之後,天都已經很晚了。趙冬和孫梅兩人也趕忙洗洗睡覺。
次日一早,天還沒亮,兩人就早早的爬了起來,趙冬先趁著天早,將院子裡的兩個大缸裝滿水。
然後就跟孫梅一起,將泡好的豆子用麻袋裝起來,抬上板車。
為了方便運輸,只能先用麻袋裝了,等到了磨坊,再加水就行了,反正磨坊就緊挨著河道。
孫梅將幾個大木桶也放到板車上,固定好後,趙冬便推著出了門。
一路向村頭走去,過了橋,沿著河道再走上一段路,就到了磨坊。
磨坊建在距離河道很近的地方,引水入道,藉助水流之力,可日夜旋轉,磨面千斤。
磨坊旁邊,還建了一間水碓房,正‘吱呀吱呀’的轉著,為農家舂米脫殼。
水磨坊和水碓房,都是孝義村的衛鄉紳家建造的,是周圍幾個村,唯一一個水磨坊。
衛鄉紳家是衛家的祖宅,他家祖上出過幾個秀才,現在這一輩裡,有一個在外做了縣令,在這一帶,衛家都算是大戶人家了。
現在衛家的當家人,衛老爺沒怎麼讀過書,但是對小輩們都給予厚望,孫梅做飯的私塾,就是衛家為了家裡孩子讀書,出錢建造的。
管理水磨坊的是一箇中年男人,見趙冬拉著車過來,很熱情的招呼他。
見他竟然是要磨溼豆子,倒是有些驚訝,但也沒說什麼。
趙冬詢問了下價格,和產量。得知他這裡是按時計費,一個時辰兩文錢,五十斤的豆子,一個上午就能磨完。
趙冬算了下,挺划算,便交付了定金。
“叫什麼名字?”中年男人說著拿出一個賬本,詢問道。
“趙冬。”
“嗯好。”中年男人拿著毛筆,寫下一行字來,趙冬用餘光看到,都是繁體字,有一些他不認得。
但大致能猜到,應該是記下了他的名字,磨得何種糧食,以及交付了多少定金。
最後那中年男人讓趙冬按了個手印,便讓他回去了。在趙冬臨走時,還交代他,中間要來拉一次,不然木桶可能不夠用。
趙冬點頭欣然同意,不用自己在這守著,就中間來一趟,很是方便了。道了謝,便拉著車往回走。
喜歡農家小福女有空間請大家收藏:()農家小福女有空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