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村和趙寨村是緊挨著的,就隔了一條小河,過了小石板橋,就到了趙寨村。
此時,正值晌午,雖然才剛入夏,但大中午的,太陽還是很烈,下田幹農活的村民也都陸陸續續回了家。
走在路上,不時能遇到幾個下田回來的同村村民。
這不,剛到村頭,便遇上了石頭媳婦孫氏孫六娘,孫六孃的孃家和孫梅孃家一個村的,兩人從小就認識。
恰巧的,出嫁後,趙石頭和趙冬也是好兄弟,兩家現在又是鄰居,僅一牆之隔,因此關係很好。
這不剛看到孫梅,就熱情的迎了上來。兩人聊了沒兩句,孫六娘就聊到了孫梅的大嫂,朱三娘身上。
“嘖嘖,要我說,你大哥也是倒黴,娶了朱三娘這麼個瘋婆子。不過,他現在早早走了,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了。”
孫六娘這人很樸實,沒什麼壞心眼,但是有一點,就是有鄉下婆子碎嘴的毛病,看上什麼不順眼的,就愛碎嘴著說幾句。
這不,今日肯定是瞧見了朱氏的不是,就開始憤憤不平了。
“你大哥一走,這家一分,朱氏現在是徹底暴露原型了,整個一好吃懶做的懶婆娘,家裡的三個孩子就苦了,不對,現在是兩個了。聽說,今天上午,她將家裡的女娃娃給賣了!
你說說,這太平盛世,風調雨順的年代,哪戶人家會到賣兒賣女的地步?要我說,她就是心狠!”
孫梅無聲的嘆了口氣,但也沒接孫六孃的話。
孫六娘也知道孫梅的性子,是個不愛說嘴的人,自也是沒想著讓孫梅接話,便自顧自的吐槽了起來。
“你說說,這大夏天的,自己在家裡歇著,讓兩個孩子出來幹活,要是我沒記錯,她家大郎也才十歲吧,小的也才八歲吧。
雖說莊稼漢的孩子,皮實,都幹活早,可她自己歇著,活全給孩子敢,算怎麼回事。
我給你說,這遭雷劈的,還不知道在家怎麼蹉跎了兩孩子呢,現在,那麼大太陽,兩孩子楞還在地裡忙,路過的村民都勸他們回家先吃個飯,他們楞是都不敢啊!”
原本都忘記這茬的趙知潼,這下是又想起來了,她聽的難受,下意識的就摟緊了孫梅的脖子,粘聲粘氣的叫了起來:“娘~”
“誒,沒事,娘在呢。”孫梅往上託了託趙知潼,柔聲開口。
一旁說的盡興的孫六娘,自是不知道自己剛剛說的事情,讓趙知潼難受了,這時,一回頭,猛然見幾個村民似是抬著一個人,正急匆匆的向他們這邊走來。
那群人剛一走近,她便認出了被抬之人,當即驚撥出聲:“哎呀,這不是朱氏家的大郎嗎!這是怎麼了?”
孫梅自也是認了出來,同樣是一臉驚訝。
抬著趙成的這群人中,正好有村長大兒媳田翠花,於是,邊走邊將事情說了一遍。
大致的,就跟孫六娘說的差不多,大熱天的,兩個孩子還在地裡幹活,田翠花這種熱心腸的人,見了,肯定勸說兩句。
說巧不巧的,她剛準備叫他們回去,這趙成就一頭栽在了地上,當時可把她嚇壞了,趕忙叫來過路的村民,將他抬回村裡。
其中有一個經驗豐富的村民,一眼便看出這孩子不像是中暑暈倒,似是餓暈了過去。
孫梅聽的驚訝。
當時分家時,她那位後婆婆王氏,雖然摳搜,但大嫂她是孤兒寡母,族人同意了她分家就已經覺得有些過分了,在分財產時,自然不會讓王氏亂來。
因此,她得到的財產還是很多的,田產同樣給了二十畝,麵粉小麥給的也足夠她一家四口吃到麥收,這還沒算上王氏給她的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