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倉幽城,雖表象環境另有出路,但與村民所描述的大致相同。
這倉幽城的四周並不是什麼懸崖峭壁,而是一處深淵,倉幽城這座龐然大物就這樣直直地懸浮在這深淵的半空,一條長近千米的鐵索橋樑橫跨深淵兩岸,成為了這倉幽城出入的唯一通道。
這鐵索橋由天巖精鐵鑄成,直至今日看起來還依舊牢固,估計再經歷數百年也不會崩塌,而鐵索橋的末端則是由巨大的鐵鏈拴住,遇到強敵侵犯之時就將橋樑升起,這樣便可阻斷兩地通道,防守兼備,不愧是一處絕佳的避難之所。
這深淵名為倉幽神淵,又名鬼淵,也不知這深淵到底有多深,黑乎乎的,一眼望不到盡頭,且陰風陣陣,甚是詭異。
聽說,這倉幽城在還未建立前有人聽到從低下傳來陣陣鬼叫,而那些恰巧聽到這鬼叫之聲的人,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幸,說是一種詛咒都不為過,因為那些聽到這聲音的都會變得神情呆木,不由自主的就會往這深淵趕來,最後一頭栽倒進去,從此就再也不見上來,鬼淵之名由此而來。
這鬼叫聲如今已經聽不到了,或許是在建設這倉幽城前經某位大師加以封印。
至於後世人將之改為倉幽神淵,一是此地地理環境甚是奇特,世間罕有;二是建設之人化腐朽為神奇,將一處死境建設成適於居住的倉幽城。
話雖如此,時至今日,人們對於這倉幽城的過去已是很模糊了,至於底下傳來的聲音到底是不是鬼叫聲,人們已無從得知了,畢竟,到現今還沒聽說有人敢下去查探過。
一入城中,則是一片繁華之景引入眼簾,房屋建築延綿山頭遙遙而上,街頭上人流攢動,小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這類景象愈往上便逐漸減少了,但房屋建築卻是愈加的氣派,紅牆黃瓦,儼然一副皇家大院的摸樣。
來過這倉幽城的人都知道,這倉幽城將人一共分為三個階層,即上、中、下三等人。下等人即為鄉間的小攤小販以及來往的修士或是商販等等等,下等人只可在山腳下居住,那裡環境惡劣。
下等人又名為塵民,或稱之為賤民,命比螞蟻賤,根本不會受到城主府的保護,在這裡殺人越貨都是常有的事,要想出頭便只有一條路可走,那便是成為中等人,而想要成為中等人有且只有兩個辦法。
其一便是每月交足供奉,但這對於那些出身低微的塵民來說簡直是一個天大的數字,根本無法承擔。
其二就是與獸鬥,只有那些最終存活下來的人才有資格成為中等人,但期限也僅僅只有一個月,期限一到就必須再次與猛獸廝殺,否則便會貶為塵民,若是有幸被城主大人看重,成為倉幽侍衛,那這些問題也就不需要再操心了。
半山腰乃是中等人居住之地,此地不論是從環境還是治安都有著極大的改善,且一些重要售賣行,公會以及娛樂場所等都設立於此,如此看來,中下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啊!
而至於那山頂之巔便是城主雷暴的居住之地,除非是城主大人的貴客,一般人休想踏足。
此時,在城主府議事大廳之中正有幾人在此飲酒作樂。
只見,在客席座位的左側則是一位身著道袍的胖子,此人腰粗如桶,滿面紅光,乍眼一看竟還有幾分慈眉善目,但可不要被其表象給矇蔽了,此人名為柯摩鳩,人稱“笑面邪道”,早年時道士出家,但中途行為不檢,經常做著見不得人的買賣,淫 人 妻女,殺人越貨都是常有的事,也因此被逐出師門,之後就變本加厲,四處為惡,且常日都以笑示人,惡名便由此而來。
如今,他正左擁右抱,用大手在兩個小娘子的腰間粗魯地上下滑動,不時還將目光投向小娘子胸前的縫隙中,隨之便嘿嘿一笑,摸樣猥瑣至極,懷中的小娘子雖心中有些牴觸,但只奈自己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紅塵女子,只得笑臉相迎,做出一副楚楚可憐的討好摸樣,生怕觸怒了對方。
如此一來倒是極為受用,柯摩鳩眼中的火熱之色愈發強烈,也不顧周圍是否還有其他人,直接將兩個美人兒攬在懷中上下揉捏,死活不肯撒手。
客席的右側則是一位顯得有些清瘦的中年男子以及一位約莫二十年景的少年,從他們的服飾以及他們所散發出來的氣勢來看,應屬天劍門無疑,且隱隱約約間在二人眼中都有著一股陰狠之色,顯然這二人都不是善茬。
少年倒也有幾分俊俏之意,竟引得柯摩鳩懷裡的兩位美嬌娘不時暗暗窺視,只奈這少年甚是冷淡,好似對其一點一絲的興趣都沒有,只顧著細細品會這杯中美酒,這不免引得兩位姑娘心生怨念。
屋內除了這三人之外還有一人,此人即為倉幽城城主雷暴,這雷暴體型壯碩,橫眉虎目,無形之中自有一股威武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