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國有書雲,地球之引力,就是上次賜予最強大的自然之力。
自然的力量,是人所無法違背的,但實則,這句話的前提也有一個度。
無數的修真之人,都在追求著成仙得道,為的並不僅是長生不死。與天同存雖是永恆的目標,但其中卻也不乏是在找尋一種與天爭鋒的力量,當你擁有這種力量的時候,就可以突破自然的禁錮。
這句話雖然說得很飄忽,但實則卻也不無道理,隨著力量的增長,的確可以抗衡自然的力量。
驚雷、破土、御火、乘風...
這些種種都是唯有自然的力量才能夠辦到的,但很多時候,人類卻也做到了。修真的原理,本身就是以自身為載體,溝通元素,和天地之間的規則達成共鳴,從而施展出一定程度的自然之力。
儘管這種力量很小,比起那浩瀚無垠的自然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不可否認,人類的確是在試圖控制自然之力,而且某種意義上而言,他們已經成功了一大步。
這種感覺,魏玖體悟的很清楚,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力量再怎麼強大,都無法和真正的自然之力抗衡。
但是直到突破神階的那一刻,之前的想法,完完全全的被拋之腦後。他也終於意識到,他有了改變命運、逆轉陰陽、甚至是違背大自然的力量。
其中最為具象化的一點,就體現在重力之上,現如今的他,已經可以完全反重力行事。就好像從懸崖跳下去的那一刻,無論是他自己,還是軒轅皇帝,亦或者是那已經消亡的伏羲皇者,都知道這樣的高度,不足以為懼。
反重力的狀態之下,他甚至可以慢慢的飄蕩在懸崖邊緣,緩慢的向著下方落去。
不過在刻意的控制之下,他的速度在逐漸加快,甚至漸漸的超過了重力加速度的概念。既然明知道不會受傷,他就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這契緣崖深不見底,只有這樣的速度,才能讓他最快的接觸到事情的真相。
終於,隨著四周傳來一陣陣的轟鳴,他的身體,已然劃破了空間裡的氣流。這種超越音速、光速的運動,大概也只有神靈的身體,才能夠承受的住。
無數的嘶鳴之後,魏玖只覺得自己的眼前變得模糊。
那些渾濁的氣流,在碰撞和炸裂中,竟然慢慢的繪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魏玖微微一震,細細的領悟起來,那些變化中的氣流,竟然真的形成了一片不短不長的故事,而那正是伏羲皇者想要告訴他的事情。
原來,當初的故事,是這樣的......
數萬年前,伏羲牽著女媧,在這片空間瘋狂的逃竄著。他們的身後,死死追趕的,是十餘隻諸神的怨靈,那是近乎於神階、甚至就是神階的存在,十餘隻疊加在一起的力量,又豈是伏羲和女媧可以抗衡的?
在苦苦掙扎之後,終於,他們解決了數只怨靈。但終於,他們也落得精疲力竭的下場,而此時,追殺他們的怨靈,已經還有十隻。
就是在這麼一個無力抗衡之際,他們來到了契緣崖,誰都沒有想到,這裡竟是一條絕路。
原本,若是他們還保留著自己的力量,都可以如同魏玖這般,輕而易舉的虛浮在懸崖之間。但問題是,此時的他們,真的是一點力量都沒有,甚至比一個普通人,都要虛弱的多。
契緣崖,這麼一個緣定三生的神聖之地,此刻竟然要成為他們的埋骨之所。
說起來,還真是有些諷刺,特別是伏羲,他不怕死,但他卻不希望女媧也跟著死去。但此時的他,還有能力改變嗎?口口聲聲說什麼一生為情所困,但臨死之前,連為愛人再去拼殺一次的力量都沒有。
不過對於女媧而言,她卻從未後悔過,於她而言,能夠和伏羲一起葬身於此,也是一種幸事。
那一日,風雲變色,契緣崖的外圍,蹲守著那十名諸神的怨靈。在一輪瘋狂的攻擊之後,這裡的土地都變得焦黑,生靈盡毀、林木皆滅,伏羲和女媧也是躲在一處死角才險些逃過一劫。
但他們都很清楚,第二輪的攻擊馬上就要襲來,到時候,他們就真的一點掙扎的餘地都沒有。
就是在那時候,女媧的心底,忽然有了殉情的想法。是啊,在契緣崖上,兩人手牽著手跳下去,就算是粉身碎骨,但這段故事也算是愛的轟轟烈烈、可歌可泣。
伏羲並沒有拒絕女媧的選擇,或者說,死亡是兩人必定的結局,他們只是選擇一個死的比較好看的角度罷了。
不過沒有拒絕,並不代表伏羲就沒有自己的考量。至少,他對於女媧的感情,並不比女媧對他的淺,終生為情所困,他更需要一個完美的結局。